自打从武汉回来,唐植桐就没怎么往家里倒腾物资,一直可着家里的东西吃。
俗话说:没有吃不了的苦。
即便是天天窝头,唐植桐这会觉得也能接受,毕竟都这么久了,也已经习惯了,再说粗茶淡饭也有一番滋味,起码现在没有什么农残、高科技,纯天然、无公害,吃的放心。
但眼下的人可不这么想,恨不能一亩地能产好几万斤,在他们心里,没有什么比填饱肚子重要。
正因为遭过灾,正是因为饿怕了,所以国人喜欢高产,总得先把肚子填饱,再谈什么有机吧?
吃着玩,唐植桐的思绪就有些放飞,打算等年景好一点的时候,再囤下些青菜、粮食,等几十年后改善生活也不错。
临睡前,唐植桐和小王同学商量着明天的行程:“明儿我中午去北图找你,一块吃顿饭,咱下午去找鹿阿姨,可以吧?”
“行。”小王同学觉得这安排没毛病,遂答应下来。
“从武爱军的年龄来看,咱称呼鹿阿姨阿姨是没毛病的,但咱喊李姨阿姨,是不是不太合适?按年龄来说,我觉得喊声奶奶更尊重一些。”唐植桐的脑瓜子够发散,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以前不太讲究这些,在陕北的时候我爸妈就一直喊李姨大姐,我们这些小辈就随着一块喊姨,一直没改口。”小王同学理所当然的回道。
“哦。”唐植桐摸摸鼻子,行吧,你们是世交,打自己记事起,都是被教育要叫怹们爷爷、奶奶。
“李姨人很好的,收养了很多孤儿,我小的时候,还跟着他们喊了李姨一阵子李妈妈……”谈及此事,小王同学想起了往事,跟丈夫分享道。
对于小王同学说的往事,唐植桐在一旁时不时的迎合的“嗯嗯”几声,听的仔细,越听越是钦佩,因为自问做不到。
次日2月27日,一早,唐植桐洗漱后,开挂将两人的结婚证从衣柜里薅出来扔空间,这个下午要用。
小王同学似乎没想着今儿是两人的结婚纪念日,一点表示都没有。
唐植桐为了给小王同学制造惊喜,上午的课没结束就逃课了。
等把自行车放到北图的停车处后,唐植桐从挎包里拿出自己的饭盒,把窝头取出来用报纸胡乱包一下,将空出来的饭盒填满以前做的回锅肉,然后又小心翼翼的塞了回去。
由于姜烨请了长假,办公室里只有小王同学一个人。
唐植桐敲门进去后,转身将办公室的门给插了起来。
“你干嘛?鬼鬼祟祟的。”小王同学上一回吃了“想得多”的亏,这回没再提什么污污的词汇,但明显是抗拒丈夫在这做小动作的。
“嘿嘿,给你带了好东西。”唐植桐没管小王同学怎么想,从挎包里掏出饭盒,献宝似的打开:“噔噔噔,亲爱的媳妇儿,结婚一周年快乐!快,趁热。”
“就你会搞怪,哪来的?”听着丈夫说的肉麻的话,小王同学很感动,先上前赏了丈夫一个啵儿,咽了一口被回锅肉的香气勾上来的口水,才问道。
“找人做的,快吃吧。吃完再开门。”唐植桐掏出筷子来,催促道。
“花了不少钱吧?以后可不许了。”小王同学虽然馋肉,但还是在吃饭前拉着丈夫洗了把手。
“没花多少,两盒烟的事。”唐植桐轻描淡的撒了个谎。
“分出一半来吧,留着晚上再吃。”小王同学将自己的饭盒拿出来,不打算全掺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