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夏天的日出比较早,六月份基本是在5点钟就能看到。
俞兴骑着电瓶车,心里全然放下公司的事,吹着夏天的晨风,一时间觉得颇为畅快。
等到接上了已经在酒店楼下等着的小英,他的心情更是轻松。
“余华老家就是我们这里,余华,你知道吧。”俞兴带着小英,为后座的她介绍家乡。
刘琬英的手轻轻扶在俞兴的腰上:“当然知道。”
“他以前在我们县里的镇卫生院当牙医,后来调到县里的文化馆工作。”俞兴笑道,“然后他第一天去文化馆上班,据说特意迟到了两个小时,然后发现他是第一个到的,顿时觉得这個工作算是换对了。”
刘琬英莞尔。
俞兴放慢速度,指了指海边:“你看那个鱼鳞海塘,最早说是能追溯到明朝的嘉靖,用来抵御潮水冲刷的,走近了看不是海潮冲刷,是历史岁月的痕迹。”
“那你倒是停呀。”刘琬英拍了拍俞兴。
俞兴没停:“咱先去看日出,等天亮了再来看这个。”
海盐不大,很快就到了观海园。
夏天海边的早风还是有点凉意,刘琬英接过了俞兴的外套,她坐下来等待日出,感受着自东海吹来的风,听到了浪花一朵朵的声音。
“你心情还行,我还以为过来会看到你阴郁的状态呢。”刘琬英扭头看了眼旁边用腿踢风的俞兴。
俞兴笑道:“有什么好阴郁的,你就是我的胆,有了你,我才有指出问题的胆量,也才有对投资人说不的勇气。”
刘琬英抬头眺望天边的亮光,摇头道:“指出问题,其实带不来多少改观,利益所在,问题就总是前仆后继的,我对这些还是挺悲观的。”
“你有什么好悲观的?既然问题会前仆后继,过山峰岂不是永远不会缺少目标,要做的只是寻找目标。”俞兴收起了笑意,有些遗憾这场日出仍旧不可避免的滑向正事。
“我不是谈过山峰,只是觉得百晓生的存在……”刘琬英捋了捋被海风吹起的发梢,“所谓整改,只是强加过来的压力,百晓生这么下去,恐怕压力不会少,偏偏,法理上真就存在问题吗?何必天真。”
俞兴安静一会,说道:“碰见一个问题,百晓生就指出一个问题,再碰见,再指出,等到没法指出,倒了就倒了。”
他伸手捂住自己的眼睛,笑道:“那正好,双眼一蒙,天下太平。”
刘琬英瞧着他的模样,摇了摇头:“好吧,反正,太阳是会升起来的。”
俞兴起身,走了两步,面对大海:“太阳会升起,也会落下,谁知道我们等到的是什么呢,我这几天老是被刘建凯、徐欣他们质问,我就说,那咋啦。”
“我以前上初中、高中就喜欢在海边背诵,一边吹着风,一边想着书里的东西。”
“好几千年前,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咱也就这样呗,点子扎手,不行就撤,还能咋地呢?”
“到时候,咱们退居海盐,你能赚钱,我能做饭,没事来看日出,钓钓鱼,吹吹风,何尝不是另一种风景。”
俞兴回头,笑道:“小英,你说,是不?”
刘琬英仰头看俞兴的眼睛,轻声道:“那我得多了解了解海盐。”
俞兴嘿嘿一笑,重新坐在旁边。
红日跃出海面,映出永不停歇的海浪,连海风仿佛也变得有了色彩,吹拂到两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