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103 交锋5k(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半年花不掉这笔钱,未来一年两年就要花成倍的钱。”

他反问了一句:“我相信徐总是有这样的魄力的,也不会介意我这样的花法,不然也不会京东只要200万美元,而你一下子就给了它1000万美元。”

刘强东第一次见徐欣只敢要200万美元,但徐欣直接塞了1000万美元。

徐欣平静的说道:“你了解的倒是很多。”

她不置可否的继续说道:“500万美元这个数字不现实,500万美元只拿20%,公司估值就奔着2亿华夏币去了,你觉得一个成立不到三个月的公司值那么多吗?谁能这样投?”

俞兴没有掩饰狮子大张口的意图,并不妄想落实这个数,直接问道:“今日资本愿意怎么投?”

徐欣摇摇头,话题还没结束。

另一位今日资本的员工见状,问出了团队里研究的问题:“百晓生打算把线下地推作为一个重要推广方式?这方面的工作是怎么确定和展开的?”

俞兴给了钟志凌一个眼神。

钟志凌现在负责的就是这方面,过去一段时间就在羊城和临安两个城市奔波,而申城一开始就是他到一线做的,现在回答起来很是顺畅。

关于定向地推的考量,钟志凌与师兄聊的很深,战略意图是完全明确的。

他侃侃而谈,针对且只针对京城、申城、鹏城、羊城、临安这五个城市的推广计划,不论战略考量还是一线经验都有的放矢。

刘建凯对这位的表现感觉还不错,针对性的又问了个广告的问题:“你们用钱推广的章程是什么?”

孔惠琳被分配的是这方面的工作,也有提前的演练,她给了个经过讨论的答案:“我们打算重点把广告打到线下。”

这个反直觉的答案让徐欣与刘建凯对视了一眼。

“我们网站着重的是垂直的细分的职场用户,但线上广告很难准确推广。”孔惠琳娓娓道来,“对于本身没有职场社交需求的用户来说,就算我们花了很大代价让他们注册,他们也不会实质性的使用,甚至,可能困扰其它正常的用户。”

“所以,百晓生不适合线上大撒网式的广告推广。”

“钟总刚才谈了线下的定向地推,我这里不多谈了,我想谈的是网站的品牌。”

“职场社交与话题的平台,用户的信任感很重要,而建立信任感的最佳办法就是树立品牌。”

“想要树立品牌,线下的硬广效果实际是强于线上广告的。”

“所以,我们针对的会是五个城市的公交、地铁等场景。”

俞兴看到孔惠琳的回答结束,开口补充道:“硬广也是我们花钱快的一个因素,既然是投线下硬广,那就还是一个道理,我们一定要一次性打透,不然,隔靴搔痒反而代价更大。”

“我们初步考察了这方面的广告商。”

俞兴说到这里,喝了口茶:“比如,分众传媒,它的商业地段广告很强,我们希望能够在电梯里买下足够长的广告,而不是许久才能播一次。”

“写字楼里的屏幕优先级很高,再加上地铁、公交等多个场景的组合投放,这是我们理想中的计划。”

徐欣认可的点了下头,短期花钱多,但这是应该花的,百晓生虽然上线时间不久,但机制稳定,需要建立竞争门槛。

她示意副总裁报出价格。

刘建凯合上笔记本,说道:“俞总,我们认为百晓生的A轮以200万美元拿到30%的股份是很合理的。”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