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协议可以签。
但只需要按照正常的相关《公司条例》来签就行,没必要搞成像是在研究大蘑菇一样,把每一个人都盯的死死的。
再说了,你保密协议签的这么严格,把违约金定的这么高,那你肯定相应工资也要提高啊!
这不就又变相的,增加了公司的负担吗?
其次。
专利可以注册。
但是没必要把那玩意看的太重,白花钱不说,而且即使你把它申请下来,耽误了自己时间,人家即使盗版了你,也根本就不受惩罚。
何必呢?
最后还得是要看硬实力。
与其执着于专利,不如抓紧时间,先将产品做出来推向市场,抢占一切先机,趁着还没被人模仿,先捞一笔再说。
到时候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难道害怕一群模仿者吗?
几个大股东中。
也就只有孙燕生这位海外深知专利重要性的华人支持他陆阳。
但也其实有自己的考虑。
万燕公司在海外没有关系,唯一的关系就是他孙燕生,想在国际上申请专利,并尽快的游说把专利落实,也只能靠他。
到时候免不了,要让他小挣一笔。
万燕公司实验室,面对已经做好了成品,并且摆上桌的姜万力。
陆阳又一次苦口婆心劝他:“这一次的调试结果很好,我承认,但是能不能先不急着大规模生产它,咱们稳下心,慢慢来,再多找找它的漏洞,尽量的让它更成熟推向市场,老哥,你是公司总经理,难道这不是好事吗?”
姜万力是技术员出身。
自然也知道,一个产品推向市场时,越成熟,越少出错,就越是容易获得成功。
“可老弟,钱呢?咱们的研发资金,刨去买地皮的,用来盖厂,然后后期购买设备,购买物料的钱,咱们现在手里面能动用的资金已经不多了,如果再不尽快想办法把它推向市场,我们将面临资金枯竭,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陆老弟,你也要理解哥哥我的难处。”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大家继续往里面融资。
但他姜万力绝对不接受。
几大股东,每一个都是盘踞一方的大佬,继续融资,对于其他人而言,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他姜万力而言,这会成为难道他的绊脚石。
他已经没钱了,掏干了这些年自己所有的积蓄,加上技术入股,才保住了自己能够在拥有孙艳生先生的支持下的公司绝对控股权。
可是,如果接下来产品迟迟不推出,继续往里面融资,大家都往里面砸钱,唯有他姜万力拿不出钱来,到时候势必就会稀释他姜万力在公司的股权。
他这个公司的总经理也就当到头了。
站在他的立场,万里长征已经走了99步,现在只差最后一步了,让他主动稀释掉自己在公司的股权,他能接受吗?
他绝对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