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88:从迎娶小姨子开始》

第389章 陆阳前脚走殷明珠后脚到5000字(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具体到差价,上下不会超过10万元。

这是一笔很让人心满意足的数字。

签字的时候,至少杜启年是笑着签的,完了又是登报,又是上电视台,在杜家的推动下,很快连上级领导都惊动,亲自打电话来给予嘉奖,口头肯定。

这不很明显,要高升了的节奏吗?

现在的答案是这宗地,它出让出去了以后,能有多快的速度,产生出实际的正面效益出来。

如果答案是喜人的。

按照在签约仪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杜启年高调的以自己区长身份,代表星城市天福区答记者问。

按照他的描述,这块大宗用地将会很快打造成为星城市天福区的一张名片,在一两年之内,这里将会拔地而起一座超级工厂,为星城市解决大量的就业难题,而且很快周边也将同步建设小学,中学,社区医院,电影院,综合性购物中心。

而等这一切都完成,预计范围内因为吸虹效应,将聚集不低于十万以上的人口。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在再造一座袖珍型的星城。

如果一切果然如杜启年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描述是一模一样,不,只要能实现其中的23层效果。

那也是一件大功。

无异于是给整个星城的经济发展打上了一剂强心针。

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后凡是靠近这块大宗用地旁边的其他闲置土地,单只是用它们来出让,卖给房地产商,换取土地出让金,就够星城的财政吃的钵满钵满。

更不要说,还有更多的间接好处,比如说税收,比如说消费,比如说人口聚集与流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这些东西可都是实实在在的GDP啊!

给个正厅不过分吧?

也难怪杜启年会那么兴奋,迫不及待的在签约仪式后不久,高调的将陆阳给他描述这些前景以及口头承诺,通过回答记者问给宣扬了出去。

他目的又是什么?

很简单,登报,然后上电视台,好给自己造势,不然等到两三年后,他调走了,高升了,再过若干年后,这里果真成为了助力星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颗供血的心脏,谁又还会记的是他杜启年的功劳?

这项政绩,他是要准备吃一辈子的,错过了这个机会,他很清楚自己绝对会追悔莫急。

从星城出发,到陆阳的老家昭县,走G320国道,差不多也就200公里出头。

一支由一辆虎头奔打头的车队,从早出发。

而陆阳此刻就在这辆虎头奔上。

后排座椅,陆阳手里面拿着一份潇湘日报,翻到次版头条,正看的津津有味。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