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跟他所学的专业其实也有关系,恰巧他又在上大学的时候,跟过一位导师,研究过一段时间国外的电子计算机。
这位导师过来去了长城计算机公司,这家公司在1996年,也就是未来的5年后,将会面向市场首次推出国产的586家用电脑,而这也标志了国产家用电脑正式诞生且投入市场。
记住,这是5年后。
而今天,还没有任何的一家民企在重视它,在这条赛道上,除了外企,就只有国企。
因为也只有国企,才舍得投入巨额资金。
何光却企图建议小霸王公司往这条赛道上发展,去研究个人家用电脑,这岂不是在与段勇平给小霸王定下的战略背道而驰?
没人搭理。
也没有任何资金批复下来,可供他进行研究,这也是对的。
答案就是他太超前了。
若是再等两年,三年或者五年,他再来提这个建议,小霸王彼时已经成为了国内的最大红白机生产厂商,资本渐雄厚,而那时段勇平又还在小霸王做厂长,就绝对不会是今天这个结果,重视这个建议,重用他,听从他的建议,转型开始让小霸王研究个人家用电脑,都是极为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何光他唯一的错误,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提了一条错误的建议,并坚持了一个错误的研究而已。
所以,这三年以来,他一直眼睛里面都没有光。
直到,遇到了小学妹,现在,又遇到了陆阳。
他很激动,心情很起伏,大有遇到知己一样的用眼神盯着陆阳:“老板,你真的是这么觉得的吗?我的研究它未必对你生产红白机有用,而且它也很烧钱,你确定吗?”
电脑在这个时代,为何在国内普及不高?
首先:它贵。
其次:它的桌面系统,目前采用的还是英文,普适性受到严重影响,而第三方汉化软件,虽然在市面上也已经诞生,但却实用性不高,普通人也很难以熟练操作。
那么结论来了:这个时期,研究个人家用电脑,生产家用电脑,推向市场,它的目标客户是哪些人?又能卖给哪些人?
段勇平不傻,他连看都不看这种报告一眼,这也是应该的,谁他妈放着好端端暴利的红白机市场不做,而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即使花了大价钱研究出来,也是属于小众市场的个人家用电脑?
闹呢?
脑子他么被驴踢了还差不多。
那么,陆阳就傻吗?
陆阳也不傻,陆阳只是比段勇平多了一点点的能看到未来的先知。
是,家用电脑是普适性不高,它只适合高级知识分子,那是因为它没有一个好的,普适性极高的中文操作平台。
别急,很快就有了。
只需再等两年,一款基于MS-DOS的中文操作系统就即将要诞生,它的名字叫Windows3。2中文操作系统。
到了这个时候,已无需第三方来进行汉化,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能像操作傻瓜机一样来操作它,于是电脑的普适性立马往前大大的提升了一节。
还有人说它小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