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88:从迎娶小姨子开始》

第276章 人情练达即文章二合一(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简单点来说,就是共一个爷爷。

传到陆阳这里,也就是说,才只有四代,还没出五服。

再打个比方,优生优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中禁止近亲结婚。

但其实不止现代,古代的时候,为了保证新生儿的健康,婚配的时候,也是有这样类似的规定。

比如:同姓不能成亲。

具体到严谨一些,“五服”之内的近亲属,同姓之内不得成亲。

而这个五服,就代表相对较近的亲戚关系,也是衡量血缘亲疏的一个标准。

常言的诛九族,其中的九族,就包含了在这五服之内的近亲属。

你就说亲不亲吧?

必须的亲啊!

陆阳也是没办法,虽然着急回家兴师问罪,也总不至于,开车撞人家吧?

想了一下。

还是把车停了下来,摇下车窗,伸出脑袋道:“婶子,你在这是干什么?这大清早的,莫非是闲不住了,想去厂里上工?没问题,正好厂里缺人手,我给老婶子你安排个轻松的工作。”

陆阳先不管她三七二十一。

张嘴就给安排工作。

正好,厂里现在也缺人手,而且还不只是缺一个两个的,缺的还瞒多。

最近一段时间。

制衣厂不断扩大规模,招募越来越多的在家踩缝纫机的女工。

那么相应的,打包的,熨烫的,叠衣服的,这些在厂里上班的普工,也得要与之相匹配的增加。

用老六的话来说。

这些工种,都比较轻松,又刚好离家近,比下地干活,那可强太多了。

最适合的,就是村里的老妈子和老汉们。

而年轻人,则比较建议干销售,或者在家踩缝纫机,要不就到厂里来当个裁缝学徒,或者司机学徒,学习怎么开大卡车。

这样就既年轻人能得到锻炼,有一个不错的发展前景,而年纪略长一些的,如40多岁到50多岁的农村老妈子与老汉们,也不用再担心,因为同村的年轻人的竞争,而失去了进厂工作挣钱的机会。

相当于两个赛道。

陆阳一想,也对,老六这个办法好。

厂里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就应该请村里的老妈子们和老汉们来干,而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更应该偏向于年轻人,培养年轻人。

到时候,将来自己不管是扩大生产规模,或者到外地开分厂。

免不了要调一些总厂的人,过去充当骨干。

而年轻人走出去,肯定是要比年长一些的,拖家带口的人,走出去要方便的多。

还没什么后顾之忧。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