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香料,我似乎第一次闻哈”翠蓉心不在焉地说了半句,便忍不住偏过头,打了个哈欠,脸上可见困意。
金花道:“翠蓉姐姐,客人差不多都离开了,你也上去休息一会儿吧,连着几夜都没睡好。”
“再等一等,说不定还有宾客来吊唁姑娘。”
如果在农村办大宴,早晨、中午、晚上都要吃席。
若主人家富贵又特孝顺,还会敞开了,连吃好几天。
天门镇城里的习俗和乡村也没太大区别,但办丧事的人有些不同。
芍药没有亲戚,来吊唁的都是往日朋友。
他们不是来吃席的,既不会来太晚,也不会吃了午饭,还留在那等吃晚饭。
基本未时过半(下午两点),宾客便变得极为稀少。
昨天早晨羽凤仙剑斩贺玄,轰动全城,全城人都晓得芍药姑娘去世,猜到今天天宝居会有祭奠,决定要过来的,早来了。
在黄昏之前,胖磨勒、翠蓉都休息去了。
小羽离开后,他们作为芍药家属,敬酒感谢了前来吊唁并吃席的客人。
都有些不胜酒力。
最后偌大的前院,只剩下金花和两个煮饭婆子。
这时,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进入猴儿巷,隔着大门,朝前院的金花招手。
金花立即小跑出去,只说了两句话,中年人跟随金花进入天宝居。
两个婆子还以为又是吊唁的宾客,立即摆出殷勤之态,点燃三根香递了过去。
今天的主题便是祭奠芍药姑娘的在天之灵,无论哪位宾客,进门后第一件事必定是为芍药上一炷香。
将香插在芍药牌位下的铜炉内。
中年人在伸手接香时,忽然快如闪电地动手,右手拇指如同毒蛇的信子,在婆子完全没反应过来时,分别在她们颈脖处摁了一下。
两婆子表情一僵,身子软软倒下。
“后院还有车夫老李,以及五个从‘觞客斋’请来的肆厨与伙计。”金花紧张又快速地说。
“你去将大门关上。”中年人吩咐一句,便“嗖”的一下,消失在厅堂。
金花立即跑到大门口,先将门口写着“奠”字的白灯笼点燃,才将大门合上。
等她做完这一切,中年人已静静立在芍药的牌位前。
看到芍药的牌位,金花脸又白了三分,喃喃道:“其他人都睡了过去,可姑娘若是在天有灵。”
中年人冷笑道:“今天虽是她的祭日,这里也是她的奠堂,她却不可能‘在天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