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第420章 戒律与功法(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你今后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言行举止要比往日更加谨慎。”老道士道。

小羽明白,这是金玉良言。

“大概十年内,我应该不会尝试西行。”她说道。

十万八千里,不仅路程遥远,西牛贺洲还非常危险。

从天门镇往东走,越来越接近南瞻部洲。

南瞻部洲绝对是此时人间文明之中心,人灾或许不少,但妖邪魔怪之类的危险一定是越往东,越少。

从迎祥府往西走,则是越来越深入西牛贺洲。

人灾不会少,妖魔鬼怪带来的危险更多,越往西越可能遇到屠城灭国的大妖。

而且灵山本身也不安宁。

她现在连妖蝉都打不过。

妖蝉放在灵山,甚至不够资格在部派内斗中充当炮灰。

炮灰估计都是金蝉子级别的。

“你要将道袍改成僧袍?”老道士问道。

小羽道:“虽然现在不去灵山,可我也能在迎祥府行持佛法。”

老道士又问:“如何行持佛法?难道要当个规规矩矩的小尼姑,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走‘休粮守谷’的路子?”

“休粮守谷”是道家术语。

简单概括就是两个字,“辟谷”。

服食五谷杂粮可以充饥,但五谷中只有维持身体正常活动的能量。

身体在消化五谷粮食时,会损耗自身的“先天精气”。

休粮守谷就是通过少活动,甚至不活动,少思考甚至不思考,来降低身体和精神的损耗,逐渐降低对食物的需求,达到自然辟谷的境界,从而守住人身之“精气”,能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死。

清规戒律是达到少活动、少思考这一目的的手段。

无论道家还是佛门,戒律对修士的约束,主要都是为了修士本身好,是在帮修士修行。

佛门的诸多戒律,如不杀、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等,其出发点,不是为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主要是利己,利于自己破开根尘妄念,找到真心本性。

利己是核心,利于社会只是顺路。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