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第132章 剖析维度之灵眼与值日功曹关琼(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崔家家丁差点把聂氏的爹活活打死,多亏王处士求情,崔家才不再追究。

且主动把这件事压了下去,让聂仁信能继续在岳王庙摆摊。”

“唉,妯娌之间,骂人父亲是贼,总归有些伤人。”小羽叹道。

黄寡妇冷笑道:“还不是聂氏开的头。张氏父亲是贫苦出身,靠贩卖布匹成家立业。

他家一日三餐只喝粥,只有四时八节祭神宴客,才会吃干饭。

煮粥的时候先放大半锅水,拿一把米,一撮撮往里面放。

家里有几口人吃饭,就放几撮米。

熬出来的粥,几乎就是清汤,看不到米粒。

所以大家都叫他‘张老抠’或‘张一撮’。

聂氏说‘我父亲若肯熬清受淡喝稀粥度日,也攒下偌大家业’,不就是在嘲讽二娘子?”

“原来还有这种故事,长知识了。”小羽发出满足的叹息。

小张氏道:“也不怪王大娘子刁钻,她心里憋着火气呢!

不说远的,昨个儿二娘子过寿,咱们都晓得吧?

附近街坊还分到几块糕点。

可大娘子的生辰在何时,有谁知道?”

黄寡妇不以为然道:“二娘子过寿,用的是自己的嫁妆钱。

张一撮节省了一辈子,结果只生了一个女儿,自己又早早死了。

如今张妈妈还不得把张家的银钱,都搬到女儿、女婿家?

张妈妈往女儿家搬银子,终归是归了王家,王家的老院君还不该表示表示?

大娘子的妈妈倒是经常往王家走,可十次有八次是来讨钱的。

聂家还有两个儿子等着找媳妇呢!

大娘子把王家的钱贴给聂家,老院君和王员外可有说过什么?”

“唉,大姐你不能这么说。”小张氏摆手道:“我可是听说了,大娘子长得标志,王大爷踏青时偶遇,只一眼便入了迷,硬是要娶别人。

既是三番几次求娶而来的‘娇客’,自然要好好对待。

不要求与二娘子一样的排场,至少不能二娘子有而大娘子无。”

黄寡妇一脸的不认同,道:“若说四季衣服、丫鬟婆子,这类公中出钱置办的排场,少了大娘子的,才叫不应该。

娘儿们的生辰,是私事,与公中无关,过不过、怎么过,都由自己决定。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