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四十五章 老朱家的儿子一半都是畜生(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朱棣和朱云峰就径直进入了宅邸大堂客厅。

厅里颇为空旷,正对着大门挂了一副古画,画下两侧各有太师椅,椅中间摆着一张茶几。

然后厅堂左右两侧各摆了四张椅子,厅中还有盆栽,四周墙壁亦挂了古画。

整体风格幽静典雅,桌椅板凳也是黄花梨木,异常的珍贵。

朱云峰看到这些家具,脑子里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古董带回去会从商周的变成上周的,木头行不行?

毕竟像沉香木、黄花梨木、金丝楠木、紫檀木这种除了文物以外,本身也具备极大的价值。

但想了想还是算了,因为他记得这些木头都是国家级保护植物,能在市面上流通的也基本上都是古代传下来或者有采伐证的。

就算是自己栽种的如果私自砍伐了那也是违法行为。

他从古代带回去,人家一看是新的,当时给他举报了,马上就得吃牢饭。

当然。

他也可以带唐宋时期的木头家具。

那样即便少六百年年份,也可以鉴定成明代或者清代的文物,避免这方面麻烦。

还有古玉一类?

这东西是矿产,应该不能鉴定年份,只能通过雕工来看吧。

加上他有族谱为证,只要证明是祖传下来的东西,大概率还是可以往外卖。

只是那样一来不知道这方面的价值,二来即便卖出高价,还是得拉上尚峰山朱家坪所有朱家子孙共分利益才能行得通。

而关于拉上族人形成利益集团这件事,朱云峰觉得之前自己还是太天真,把事情想得太简单。

目前朱家坪有三百人左右,刨去嫁进来的外姓,朱姓子孙有二百多人。其余大部分都在外务工、读书、经商,村子里还留守了数十位中老年人。

这些人除了几家离得比较近的稍微有点往来以外,其余人朱云峰既不认识,也不了解。哪怕在村子里住了两年,最多也就看到过人,连是什么字辈,跟自己什么亲戚关系都不知道。

一旦涉及到这种利益分配,这几十位中老年人都是自己长辈,绝对够自己喝一壶。到时候他们再把自己家人从外面叫回来,大家都要喝一口汤,那场面会更乱。

关键是喝一口汤没什么,本就是要分配出去。

可所谓患寡不患均,古董收益他必须拿大头做启动资金,并且还有家庭人口分歧,一家三口跟一家六口都分同样的钱,那必然会造成大家互相扯皮吵架。

所以搞古董这件事虽好,不仅合法合规,而且来钱也巨大,但后续麻烦太多。

哪怕朱云峰能够从大明搞到很多唐宋以前的各类木材家具和古玉,拿回去当宋明清名贵家具跟古玉卖,收获上亿起步,也无非是陷入无止境的纷争当中而已。

因而在想清楚这一点之后,朱云峰就断了拿古董回去的念想,还是老老实实搞黄金来得实在。

“你占我便宜啊。”

进了屋里,朱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抱怨道:“有你这么当孙子的吗?”

“那没办法,这是老祖宗给的身份嘛。”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