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关于皇帝王天子天道(第6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也只有你是天子,这个法理上才说得通。因为人生于天地,自然要尊崇天地,你是上天之子,代表上天,所以你可以拥有天地的一切。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误解“天子”这个称呼,只要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目前王权的最高称呼就是皇帝,神权的最高化身就是天子。

天子,上天之子。

甚至可以说是天道化身。

还有就是天道。

至于什么大道高于天道,这这个定义很离谱,甚至说莫名其妙。

“大道”本身是一个哲学词汇,本意是指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人类愿景,简单直白说就是:“大的道德”,至于什么是大的道德,那就是人的定义了;如果指道路,那就是:“人类应该选择走的光明正确的道路”,所谓大道就是崇高的人道罢了。

人是大不过天的。

古代的定义,天地就是包含一切,天道就是一切的一切自然的发展。

人生于天地,必然是包括其中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切在天地面前都是平等的。

“天道”的字面含义是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世界必有其规则,是为天道。所谓天道,即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规则。

华夏天道中华古老的天道,是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化核心名词。

在中国古代儒学中天道常与人道相关联,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

中国古代哲学家大都认为天道与人道一致,以天道为本。

一些哲学家主张,天道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天人互不干预。如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应“制天命而用之”。

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天有意志,天道和人事是相互感应的,天象的变化是由人的善恶引起的,也是人间祸福的预兆。如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还有一些哲学家认为天道具有某种道德属性,是人类道德的范本,天道是人类效法的对象。世界,必有其规则,是为天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一人之身心,唯有感悟一途,此乃天道也。

所谓天道,即是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一切事物,全都是有一定规则的,而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能量守恒定律。

天道就是天地大道。

这个天与地不是只是说物质上的天空和大地,而是对一切的概括。一切的一切称之为天地,一切的运行规律称为天道。

无论怎么看,天道就是最大的。

还有什么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这话就很扯淡,完全没文化。

先说天地之数,《易经·系辞传·上传》: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一三五七九是奇数,称作天数;二四六八十是偶数,称作地数。天数地数,奇数偶数,叫法不同,实际是一回事,都是对立统一的意思。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五”,就是一三五七九这五个天数;“地数五”,就是二四六八十这五个地数。亦即十以内的五个奇数和五个偶数。

五位相得,是一与二相得,三与四相得,五与六相得,七与八相得,九与十相得。

各有合,是五个天数合在一起等于二十五,五个地数合在一起等于三十。二十五与三十相加,等于五十五,这就是“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周易》的千变万化、神秘莫测,正是由五个天数与五个地数合成的“五十有五”的变化产生的。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