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悍的秦国配上了强悍的王,没得打了。
战争虽然主要还是看国力,但是更看的是如何把国力更好的用出来。
一个国毕竟不是真的是王一个人的。
即便到了今天,秦国国力依旧不可能是六国联手的对手,但是那又如何呢?
秦国国力一万,用的出八千,诸国加起来一万五,可是就连五千都用不出,更何况单独面对秦国呢?
而且一味严苛的秦国,竟然已经开始改变路线了,这就意味着秦国自毁的可能性也没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大了会糊锅,火小了会不熟。
先前秦国便一直是大火,而且是超级大火,虽然熟得快,但是完蛋的也快,一开始就是外熟内生。
可现在不一样了,炒菜变炖汤了!
秦王换了个大锅,然后又往锅里加水又加菜,还转了小火慢炖,先前快糊了的饭反而开始入味了。
这是大火烹出了香味就开始炖汤了,这一下子一切都恰到好处了。
该熟的都熟了,剩下的只有入味了。
全天下真的没戏唱了,注定迎接唯一的王。
而韩国的现状也让韩非彻底绝望,经受的打击让这个天才真正沉淀出了静气,让他也能更加清楚地看清韩国的一切。
正是看清了,才知道这是真没戏唱了。
韩非看着自己手中的书,自己的一生心血。
干,投秦!
韩非向韩王安自请入秦为官,韩王安沉默半晌,还是允了。
韩非看得清的东西,韩王安也看得清。
老九去了秦国也好,现在的韩国待着也没有意义,相反,老九得罪了姬无夜他们,秦国真打过来的时候,若是趁乱干掉了老九,那可真是没地说理去。
去了秦国,以老九的才华才可以做出一番事业,秦王是爱才的,也是心胸宽阔,待在秦国朝堂有些名堂,整合韩人势力,也能帮衬红莲,也能为以后做好打算。
韩非临走之前,只去了相国府邸,见了张开地,推荐张良去了小圣贤庄。
张开地对于如今的天下形势,韩国面对的局势,也是看的清清楚楚。
对于韩非入秦他也是支持的,他也在劝韩非,入秦以后可以劝秦王不要攻韩,韩国可为秦国之属国,韩国弱小,又没什么威胁。
韩非郑重点头。
和张良相见后,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