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三百三十七章 朕注定永生(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衣服还好,当今天下已经有了棉花,种子也一直在改良。

嬴政早就指示公输家与墨家改进了纺织机,并且由少府建立了纺织厂。

布匹产量大增,当然现在是没有公开的,是由少府秘密建设的纺织厂,暂时收割诸国财富。

民以食为天,好吃不好吃现在不重要。

主要是高产作物的培育。

虽然已经有了玉米、番薯、土豆等高产作物,但是也需要培育优化才能真正的适合种植,大面积推广,以及高产。

同样还有历法,关于高产农作物的培育,以及确定更准确好用的历法,农家阴阳家医家也都没闲着。

住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建筑技术的提升,这个需要因地制宜,慢慢发展就好了,只要百姓可以吃饱,自然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谁不想让自己住的舒服一些呢?

行这一块,交通工具并不着急,主要还是道路,无论是陆运还是水运,大秦的开路修河也都是没有停过的,这个不能急,基建是急不来的。

医用这一块则是由念端负责,所作所为也不需多加赘述。

至于学,这个也不用多加言论了。

这些基础,都可以令大秦的统治更加稳定,令大秦更加繁华,一切都走上了正轨,按部就班发展即可。

无论如何,不用着急,优势在朕!

嬴政最需要考虑的是未来的大秦阶级结构,社会制度和官僚制度,这些如何维持平衡并且健康发展。

未来必然是由贵族专制改为官僚统治的,必然是要中央集权独裁统治的。

贵族阶级必然是要退出舞台,地主阶级必然崛起,如何限制新兴地主阶级,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也早就定下了想法,只待天下一统,新法实施,便进行制度更改。

无论想的再好,事事变换,随着发展,多好的制度也早晚都不再适用,那时候只能再改了。

天下无万世不移之法。

后世子孙有能力变革,帝国自然可以中兴续命,没那个能力,就只能是子孙自有子孙福了。

嬴政不会考虑太遥远的事情,五代以内,帝国稳固,足矣。

其他的只能相信子孙的智慧了。

就在嬴政走到章德殿的时候,三个小人儿的身影接连奔向嬴政,接连撞到嬴政身上,嬴政急忙俯身一个个抱在怀中。

三个小人儿一个个叽叽喳喳闹个不停,嬴政微微一笑,挨个亲亲。

还是要多生些孩子,多打下土地,哪怕还无法实现有效治理,全分封出去也是好的。

血脉不绝,子孙延绵,只要子孙够多,总有争气的。

哪怕帝国终有一天崩塌,只要肉烂到自己锅里,怎么都是不亏。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