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眼红名开始》

第241章 人才来投(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他们所需要的一切,不用向更下层伸手,只需要从“集市”,从那扎根于一个个集市中的行会中汲取即可。

因为这样的需求,他们默许“集市”有更多的成长空间,给大量中下层修炼者充作栖居之地。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集市”能够持续的从里坊,以及游民聚落之中汲取到足够的“养料”。

可“集市”的成长上限,也是很明确的。

如坐落在月露原的集市,修炼者甚至很难突破炼髓中期层次。

资源相对更丰富,因为下面里坊的实力更强,要确保“集市”有着足以压制的力量,“集市”的上限也会更高,但也止于炼髓中期。

当修炼者成长到其身在“集市”的默认上限,这意味着周边资源仅能供他到这样的高度。

不进行大刀阔斧的,侵夺他人利益的操作,很难满足更进一步的需求。

而且,这也是一种无声的催促——

你该走了。

若赖着不走会怎样?

那就有点不识相了。

不仅“集市”内的其他势力会渐渐生出怨怼之心,更会惹来元州顶级势力审视、怀疑的目光。

若因此再闹出一些不愉快来,那就是想走都走不了了。

不过,据耿煊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如樊綦这般“迫不及待”的,也有些不多见。

一般来说,如樊綦这种情况,准备个一两年,让实力完全与修为匹配。

顺便积攒更多的家底,为下一步做更仔细的规划安排,都是默认的操作。

这是一种在元州顶级势力持续推动,渐渐被广泛认可的一种风气和共识,并不存在某个具体的监督者,用鞭子催迫他赶紧上路。

所以,正常来说,樊綦大可以不必如此急切。

从他成为康乐集大馆主开始,满打满算,迄今也不过半年的时间。

耿煊想到常平坊,忍不住多问了两句:

“这么说,康乐集现在的大馆主又换人了?”

樊綦点头道:“是。”

“谁?”耿煊问。

“朱翼。”樊綦道。

“是他?”

耿煊有些意外,想起了那个在清源集期间,几乎一直跟在樊綦身侧,手持一杆红缨枪的青年。

“你安排的?”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