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眼红名开始》

第212章 岑岭深处大肆杀戮(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连云寨,与金沙帮一样,都是吃“水”这碗饭的。

元州境内的顶级势力中,有四家都是吃“水”这碗饭的。

两家“吃”沆河,两家“吃”漭江,且各自将流经元州的两条大河相对均匀地分成上下游两段,各吃一截。

不是没有雄心勃勃的势力,想要将上下游全部吃进肚里,甚至想要将两条河都独占独食。

但这种行为,不仅会受到元州境内其他顶级势力的集体针对,也会让外州军主侧目,特别是与之隔河相邻的两州,对此就更加敏感。

这么做的势力,无一例外,在经历短暂的风光之后,很快就会跌落尘泥,甚至彻底从元州这个大舞台消失不见。

在元州,要想一直站在最上层。

强横的修为,超卓的个人能力,都是其次。

最最关键的,是“懂分寸,识大体”,知道克制自己的野心和贪欲。

不然,即便能有一时风光,也必然长久不了。

……

扎络话中,隐含的第一层意思,很容易理解。

那大张旗鼓运往沆河码头,并在连云寨的配合下运回玄州境内的粮食和药物,是幌子,是吸引天下关注此事之人的障眼法。

超过八成的,用低调隐秘的方式汇来岑岭深处的资源,便是这“障眼法”藏在最底下的把戏。

可只要对元州地理稍稍有一些了解,就会对此感到非常困惑。

虽然相较于清源集等集市来说,岑岭已是极北之地,可若从元州整体去看,依然处于元州的西南角。

即便不考虑沿途道路的曲折,其与董观辖境最近的地方,也还隔着大半个元州。

董观耗费如此大的心血,不将资源往北运,尽量靠近玄州,并谋求以最快的速度落袋为安。

反而背道而驰,聚到山高林密,地势偏远的岑岭之中,这是非常反常识,非常不合情理的做法。

这么做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能够很自然的规避掉那些留心此事的目光。

即便知道其在岑岭内部的些许布置,也最多以为这是一个中转站。

道理很简单,董观耗费偌大代价从元州搜求到的种种资源,终究要运回玄幽二州境内,因为只有这样,他所做一切才有意义。

所以,根本不需要理会董观在元州境内如何施展障眼法倒腾来回。

只需要死死盯住元州与玄幽二州的交界,即沆河一线,即可清晰把握住这批资源的流向。

而很显然,这样的“理所当然”,反而成为了被董观利用的点。

可即便如此,董观将在元州境内搜求到的,超过八成的资源汇来岑岭,这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答。

不过,这却不包括耿煊。

扎络认主之后,第一时间就将其中大概告诉了耿煊。

……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