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修炼到大师层次,这一辈子都只能停留在入门阶段。
因为借助“引物”施展出来的“定星术”,根本不会给使用者反馈回任何有效的经验和感悟。
以耿煊自己在入门、小成、大成阶段的感受为例。
完全没有任何感受!
这种情况下,正常人如何从“入门”跨越中间这些“虚空”,抵达稍窥真相的“大师境”,继而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直达真正登堂入室的宗师境呢?
……
耿煊伸出双手。
一手按在黄耳的脑袋上。
感受着它那比大黄、以及其他兄姊更加清晰、更加稳定的“波纹”,以及自己与它因圆满境走狗术而建立起来的稳定连接。
另一只手,掌中托着一只信鸽。
利用“定星术”,与之产生“波纹连接”。
——需得一提的是,“定星术”只是让耿煊可以用另一个奇妙的视角认知世界。
同时,借由此术,与可以本能控制自身“波纹”的信鸽建立起一个特殊的连接渠道。
但这种连接是不稳定的,与他用“走狗术”与大黄和八小之间建立起来的稳定连接有着本质区别。
而耿煊此刻,就在仔细的体悟这其中的异同。
与此同时,耿煊脑海中在一遍又一遍的回想《驯鸽笔记》中有关这些信鸽的种种习性和禀赋。
经常性的,还会穿插“走狗术”,以及自己利用“走狗术”与大黄、八小建立起“生命气机连接”的相关内容。
在旁观的视角,耿煊就是一手按着黄耳的狗头,一手托着一只信鸽。
黄耳因为与耿煊有着圆满境走狗术的连接,倒还显得非常惬意。
掌中托着的那只信鸽,随着时间持续,渐渐就已经表现出了百无聊赖的感觉。
它不时歪头看向耿煊,仿佛在疑惑,“这个男人在对我搞什么名堂?”
而在耿煊的视角,自己双掌,正有一波波明显的“波纹”在震荡,在扩散。
其中,抚按黄耳狗头的手掌,吞吐的“波纹”持续、稳定。
而托着信鸽的手掌,吞吐的“波纹”就起起落落,时断时续,就像是明灭不定,关关停停的灯光。
可随着时间持续,那些波纹的吞吐的间隔就变得越来越长。
更大的变化是,最初的那些变化,更像是随机的、无头绪的昏头乱撞。
可到了后来,每一次“波纹”起落,“波纹”的变化,都渐渐有了内在的规律。
时间持续。
耿煊无聊的枯坐在书房外的院中。
某一刻,托举信鸽的手掌,已经许久不曾明显改变过的“波纹”,忽地发生一丝细微的调整。
就像是对准最后一丝微调螺旋,耿煊心中,就像是听到了悦耳清脆的“咔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