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眼红名开始》

第127章 一个木桶车行物流(第5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除了会造成一些药性浪费之外,不会有任何不妥。

而且,即便是发生的那两次“失误”,原因也不在他本人。

耿煊暂时按下这第一次实际熬制中得来的经验教训,对一众以复杂眼神看着他的万福坊制药人道:

“大家再接再励,咱们争取赶在天黑之前再出一炉。”

虽然,他这一次并没有将所有处理好的药材全部用完,也足以再开一炉。

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耿煊有信心一炉炼制更多。

既如此,他当然不会将太多时间浪费在不断的开炉熬药上。

能够压缩到一次的行为,他就不可能拆散成多次。

待众人继续忙活起来,耿煊对王襞和丁勇二人示意了一下,来到旁边一个水缸前。

这水缸前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木盆、木桶和木勺。

耿煊的目光在这些器具上来回仔细看了一阵,才将一个小木桶提在手中,对二人道:

“咱们现在约定一下,用这桶装水,装满的情况下,就是标准的一升。”

一边说着,耿煊就直接用小木桶舀了满满一桶水,将其倒入旁边一个木盆中。

“半升,就是这满桶水的一半,两升,就是用这桶装满满两桶的量。

三升四升,以此类推。

这方法够简单吧?”

王襞二人点头,要是帮主说到这个程度他们都还理解不了,那就是他们脑子有问题。

“以后,所有的液体,你们就按照这个标准来给我取药。”

一番实际操作,耿煊才意识到,最大的障碍,居然出在度量标准的模糊。

从臧子高那里得来的一大箱与制药辨药相关的典籍笔记,其中详细记录了很多药物、丹丸的制取过程。

但在所有药物的配方上,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用量都说“份”。

比如他现在熬制的这种补血丸,三叶草两份,熊血拌骨粉一份半,乌青根与玉明参的浸泡液各一份……

诸如此类。

耿煊当时就迷惑了,这“份”到底应该怎么解读?

重量?

体积?

亦或者就是药行内部的约定俗成?

每一种药材的“一份”,都是不同的?

这对清楚其内涵的药行内部人士来说,解读起来自然没有任何难度。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