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枭贼》

第五章 大唐四帅(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这时,黄巢中正雄浑的嗓音也骤然响起,是对着王仙芝的。

“朱温说得大致无错。至少,宋威算不上什么一流谋将,更多还是以勇力著称。”

“那么论勇,宋威怎么可能比得上你这个天下第一高手?你之前数次败给宋威,是因为你心中还有疑虑,这四十年的安逸奢华,让你迷惑。但现在,你已然找回了那个顶天立地,为了家国天下上泰山玉皇顶,斩杀魔君的自我。这样的王仙芝,宋威绝非对手!”

黄巢言之凿凿,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带着令人无法置疑的魔力。

“至于朱温营将为何认为朝廷不会再增兵合围,我已经猜到他想说什么了,但我希望他自己说完。”

黄巢亲自出面为朱温站台,令秦彦等人也受到震慑。

毕竟黄巢同样是武林中成名的宗师,背上那一柄七星砍山刀,可是临阵斩杀了薛仁贵的后人,天平节度使薛崇,决计不是他们能接得住的!

王仙芝也神色温和道:“朱小兄弟有什么想说的,大可说完。”

朱温受到黄巢支持激励,不由心头一热:“因为朝廷如今以节度之制,分管天下兵马,好处是兵有常帅,战斗力强。但也导致地方自主权太大,形成骄兵悍将,一旦各镇兵马协同作战,往往互相拖延推诿,保存实力,空耗粮饷。”

“昔年宪宗朝平蔡州吴元济,朝廷发十六路大军讨伐,先后以严绶、韩弘为帅,李光颜为大将,皆不能协调诸军,以致空耗钱粮,经年无功。后来凉国公李愬定下奇计,雪夜入蔡州,才平定了淮西之乱。”

“正面例子当然也有,懿宗朝时,明教教主庞勋起兵,屡败官军,震动天下。朝廷以老帅康承训总领其兵,二十万大军围剿庞勋,如臂使指,数月而擒斩庞勋。”

康承训并非什么神将,但那一战中他资历出众,而大唐四帅又皆在他麾下参阵。康承训至少做到了协调诸军,令四帅的威力被充分发挥出来,最终风帅亲自斩下了明教教主庞勋的首级,而康承训收得总揽全局之功。

朱温续道:“那我想问,宋威本事,比康帅如何?”

众人默然。

宋威虽称名将,但却有忌前的毛病,爱抢友军战功,更喜欢夸大战果。

此前沂州之战战后,宋威便报功说已经斩杀王仙芝,随后王仙芝又活蹦乱跳地出现,因此朝中不少人就上书请求撤换宋威,奈何宋威资历够老,庙堂上臂援甚多,才一直屹立不倒。

这正是现今大唐的荒唐之处,官场上的资历、交情,要比能办事更重要。宋威年老有人脉,雪帅齐克让也只能做他的援兵,名义上受他驱使。

然而朝廷不可能不知道宋威的斤两,指挥得多少兵马,加上国库府藏有限,定是不会再多添兵马,试图泰山压卵的。

而且无论怎么看,宋威便能数败王仙芝,再加上雪帅齐克让,无论如何是足用了。

然而义军一方,亦终于做出了与官军在宋州之地誓死一战的决断。

商议既毕,朱温随黄巢回到己军营地当中。

“师尊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朱温露出一本正经的模样:“学生这二十余年来,恍若一梦,幸得老师点醒,指明前途,如同再造。”

师徒之间,不惟师择其徒,徒亦择其师。

以黄巢的身份,哪怕一开始便对朱温的才具胆量青眼有加,甚至转赠了自王仙芝手中得到的大夏龙雀宝刀,但却不可能主动表达收徒之意。

此外,他更需要时间,进一步了解这个雄心勃勃的少年人。

所以他选择让朱温自己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

直到今日群雄大会,黄巢怒掴王仙芝,朱温才意识到,黄巢的器量决断,更在雄霸武林四十年的振衣盟主王仙芝之上。

“你都跟着我这么久了,我原以为你提这个请求的时候,会随意一点。”黄巢负手悠然道。

“当初我收段丫头当弟子的时候,她揪掉了为师好几根胡子。”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