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王轻舟想着“吃饭”的问题。
而另一边,于岸山想的却是“前进”的问题。
陈露阳说得对。
现在的这些订单只是一个起步。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厂里造小汽车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目前厂里现有的这唯一一条生产线,都是由大量的人力去拼的。
每个工人的力量都无比珍贵!
总不可能来了一个车坏的,就跑出去一个工人去修车吧?
那生产进度还要不要了!
然而,
陈露阳要表达的中心内容还没有表达完。
他接着开口说出了最主要的思想:
“而且啊,咱们厂现在手里有32个订单,50多台车。”
“总不能造完了车,咱们就把一个光秃秃的铁家伙给他们运过去吧?”
“他们有车不会开,也是抓瞎。”
“我听说,现在不少厂子为了扩大产品的销量,都组织职工去其他省市自销。”
“咱们完全可以将这些职工家属培养成懂技术、会开车的自销人员。”
“到时候连车带人一起打包将他们送到南方,这样咱们厂就教车、宣传、卖车全都有了。”
……
陈露阳这边说的高兴,
可听在王轻舟和于岸山的耳朵里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从前,机械厂从来都是严格按照任务进行生产。
每年的目标都是超额完成工作任务。
就连小汽车成功造出来之后,也是坐等订单上门。
想着有多少订单,造多少车。
而陈露阳的这些话,却完全将“坐商变成了行商”,走出去为自己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