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派遣官吏上门催要拖欠的税钱,徐阶的子孙也态度嚣张,甚至还组织乡野士绅抗税。
一时之间,整个江南到处都是议论徐阶父子的声音,大量百姓前往衙门诉讼徐家。
作为江宁织造太监的杨清,自然将这件事写成了奏本,派人快马加鞭送到了京师。
隆庆皇帝捂着脑袋说道:
“徐阶当政多年,他的家人横行松江,科道都是瞎子还是哑巴?”
“张口闭口说自己是大明言路!松江之事可有一人上奏?”
“这就是我大明的清流!现在这帮清流还在左顺门叩阙,要逼迫朕!”
李芳心中咯噔了一下,知道事情要坏,显然皇帝是要将怨气全部撒在言官头上了!
他连忙说道:
“陛下息怒,这奏本上的只是杨清一面之辞,未必做的数,左顺门外的言官也和徐阁老这件事没关系。”
李芳下意识地想要回护这些言官,听了他的话,隆庆皇帝也算是冷静了一些。
这倒不是因为李芳和徐阶有什么旧情,而是李芳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司礼监这个体系的最高位者,他下意识的要维持现状。
不是有句话说,“当权者都是保守派”。
提出变法的,往往都是在野派,而执政派一般都希望政局稳定,他们才能继续执政下去。
李芳自然不希望内朝外朝的矛盾激化,那他这个掌印太监的位置就会动摇。
冯保这些虎视眈眈的秉笔们,无时无刻不想要将自己拉下来。
好不容易劝住了皇帝,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通传,内阁的四位辅臣请求面圣!
隆庆皇帝以为是为了左顺门叩阙的事情,对着李芳说道:“宣!”
不一会儿,内阁四人站在御座前。
隆庆皇帝有些虚弱的说道:
“四位爱卿是为了左顺门的事情来的吧?”
四名内阁辅臣都沉默了一下,最后还是高拱迈步出列说道:
“陛下,臣等是为了应天巡抚海瑞刚刚送到内阁的急奏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