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成点点头:“多少是有一些的!”
“有就好!”郝钧有点不放心,“要不然,你再问问林教授?”
林思成取出银行卡:“不用!”
郝钧再没说话:林思成肯定懂瓷器研究,不然不会看穿文物公司的倒流壶有放射性。
这么一想,应该如他所说,转一手还是能赚点的。
那就买。
转念间,林思成刷了卡,打了小票,把壶提在手里。
老宋满脸堆笑,把两人送出门。
走出十多米,郝钧冷哼一声:“这狗日的肯定不是十万收的,不然哪能笑得出来?”
“可能吧!”
但对这样的东西而言,多两万少两万无所谓。
林思成想了想:“师兄,你之前没请人看过?”
怎么可能。
郝钧长于杂项,专精宗教文物,对瓷器只是略懂,肯定要找个懂行的掌眼。
但荣宝斋只收字画和文房之宝,没有瓷器师傅,他就把专精字画的刘师傅带来看了一眼。
“当然请了,就前天,我带刘师傅看了一眼。”
“谁?”
“就老刘,刘国义,上次卖掸子,你也见过!”
林思成想了起来:郝钧店里的那位字画专家?
“他怎么说的?”
“说字刻的倒是挺工整,但匠气太重,篆印也只是一般。”
不应该吧?
上次,前后不过一分钟,他就道破掸子上的那行字是溥心畬所作。而与之相比,陈曼生的名气不要太高。
毕竟是仿品,要说他认不出壶身上的字体和篆印风格情有可原,自己也是揣摩了好久才和陈曼生对上号。
但要说那字匠气太重,篆印只是一般……不可能。
要是连这点鉴赏的眼力都没有,当不了荣宝斋的大师傅。
下意识的,林思成的脑海里冒出了两个词:截胡,撬包?
正胡乱猜着,耳中传来爽朗的笑声:“呀,吴老板,好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