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大实话。
但好说不好听,就没再多说。
又说起了别的。
在舅舅家吃了午饭,姜华和陈慧茹先撤了。
大年初二要给舅舅拜年,但更要给岳父岳母拜年。
舅妈王霞给小婷婷塞了个红包。
姜宁看的眼热,这真是美好的记忆。
上高中的时候,过年还有人给他红包的。
出去几年回来,这待遇就没了。
到不是差那几块钱,而是喜欢挣压岁钱的满足感。
初三,姜宁和兄嫂一起走亲戚。
去了下大姨家和二嫂家,三个姑妈家本来不去的,年前都请客吃过饭了,但二表哥来拜年了,他俩也只能去给二姑父二姑拜年,姜泽和姜伟也要去。
郭友平也去给大舅二舅拜年了。
只给二姑拜年,不给大姑小姑拜年怎么能行。
于是,一下午跑了三个姑姑家。
时间太紧,就拜个年,不吃饭。
结了婚的还要走岳父家那边的亲戚,初五姜华就要开门营业了,可没时间一天一家慢悠悠轮着吃,初一在家过,所有的亲戚都要在三天内全部走完。
忙忙碌碌之际,家里也时不时的来亲戚。
爸妈两边有些老亲也有一直来往的。
比如姜妈的大姨妈,也就是姜宁外婆的姐姐李家,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这算是姜妈的表兄弟表姐妹,姜宁也得叫舅舅和姨妈,几家一直都有来往,今年春节二表舅李富民的儿子李建军又来家里拜年了,拎了两样礼品,礼虽轻,但这份心意难得。
对姜宁这辈人来说,亲表兄弟都难得见一面。
这种隔了代的远房表亲能来给爸妈拜年确实难得。
人家还不是今年来,而是年年过来。
姜宁记的,在他上学的时候,李建军就年年过了。
问了一下姜妈,他不在的这五年人家还是年年来。
姜宁就琢磨着,也去给那位表舅拜个年。
初五,姜华开门营业了。
姜宁跑了一趟七泽,将冯雨和冯雪接了回来。
家里年前就清空了,冰箱里什么也没有。
顺路先去了趟市场,买了些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