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75章 后世风貌义务教育求追读(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类似于用一个吊篮,将人从低处拉到高处。当然,电梯是一个金属房间,肯定比吊篮宽敞、稳当、安全很多。”

“另外,跨江大桥南桥头堡中便有两部电梯,可惜断了电,电梯间封闭,无法使用,否则陛下倒是可以去体会一般。”

朱元璋听了一喜,“这么说咱大明也有电梯了?好,好!刘宽,若有可能,你一定要想办法让咱大明也用上电!”

‘那电梯可不是大明的,而是后世国家的,大明只不过好运捡到而已。’

刘宽心中嘀咕了一句,口中应道:“大明想要用上电,怕是需要几十年之功,想要将之运用于电梯上,则需要更久,微臣只能说尽力而为。”

虽然刘宽的话有点扫兴,朱元璋却也没介意,继续看电影。

这时候,后妃和年轻的皇子、皇女们已经在讨论“女骗子”的事。

“这女子是骗子吗?”

“看着不像,之前她还把捡到的纸钞还给那人了呢。”

“我觉得商贾猜测是对的,那女子多半是骗子···”

争论还没有个结果,电影剧情便来到宝强苦等“女骗子”的地方。

先前认为女子是骗子的人,顿时得意起来。

“看,我就说那女子是骗子吧?”

“那个叫牛耿的伙计看着就不聪明,被骗也正常。”

议论间,电影到了两人住旅馆的剧情,这段不存在理解问题,倒是引得众人一阵捧腹大笑。

等看到二人组再遇“女骗子”,得知“女骗子”真相后,先前支持“女骗子”的人倒也没得意,只是唏嘘。

朱元璋道:“这后世看着远比咱大明富裕,竟也有孤儿?”

刘宽道:“什么时候都会有孤儿,后世十几亿人口,贫民、孤儿乃至乞丐自然也有。”

“但国家有孤儿院、福利院等机构,基本可以保证孤儿长大成人,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何为义务教育?”朱元璋敏锐地抓住了刘宽话语中最关键的一个词。

刘宽道:“就像陛下推行官学,后世也推行学校教育。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三至五年,研究生三年、博士生两年。”

“其中小学、初中接受的是基础教育,国家为了保证所有孩子都能接受基础教育,便施行义务教育。”

“也即是说,所有国家规定年龄段的孩童,不论男女,都要上小学、初中。”

“最开始国家财政不足时,是要求父母必须供应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待到后来国家财政允许,便是由国家负责支付主要教育费用。”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