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高顺府。
书房灯火彻夜不熄,高顺伏在案前,一遍遍批着军务,似也难以心安。
他不时询问左右,问那张辽、魏续可有异动,忧心这两位降袁叛逆,磨刀霍霍在左近,时刻准备杀之祭旗,以备不测。
然而一遍遍传来情报,二人皆毫无异动,似真的相安无事,只为来此和谈。
尽管如此,严谨如高顺,也不敢有丝毫松懈,里三圈外三圈,整整三千兵甲潜藏围困。
已打定了主意,不使张辽这位曾经的同袍至交,眼下的汉王义子能在城中掀起半分风浪。
也就在高顺紧紧盯着张辽、魏续,城中风平浪静之时,忽闻一阵刀兵起,言道四处叛军兴。
只听士卒急报,“将军,不好了。
城中四处火起,不少张辽旧部打着兴汉旗号反叛,与我军忠义之士自相残杀,乱作一团。”
“什么!”
高顺闻之勃然色变,怒视负责监视张辽等人传递消息的将领,责问曰:
“我命汝安排监视,足足三千人团团围困,今张辽何以联络旧部,而不为我所觉?
汝亦通袁而瞒我否?”
这将大惊失色,连连告罪,言说“不敢”。
“将军明鉴,张辽、魏续及他们带来的人手,已被严防死守,绝无越过我等而联络旧部之理。
此必城中另有通袁之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此二人牵制我等注意,实则安蓄叛乱之士。”
高顺亦知眼下不是追究时候,更没时间去追查城中到底是谁在通袁密谋大事。
“此等叛乱之军,既为张辽旧部,必以营救张辽为要。
和谈已是骗局,此子断不可留,汝即刻命三千甲士动手,立毙张辽于府中,杀此二贼祭旗,以正人心。”
“唯。”
见他领命而去,高顺又吩咐道。
“其余人等,随我统帅大军,平定城中叛乱。”
可都没等他将话说完,便又见一士卒匆匆来报。
“报!将军大事不好。
有通袁奸贼,私开城门,西门守将孙煜正率军同袁军血战,欲夺回城门。
战事甚急,袁军源源不断,孙煜急请援军,求将军速速驰援,否则下邳危已。”
先前的城中叛乱,高顺还虽惊不乱,毕竟才一夜之间,能立刻下决定听从张辽反叛的人,不在多数,再者就算将领反了,麾下士卒也不一定就能坚定的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