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老师已经开讲了,今天的讲师是厉以宁,讲述的正是西方经济学。
李长河从后门悄无声息的走了进去,厉以宁看到他,愣了愣,不过随后笑着点点头,示意李长河找个地方自己坐下。
李长河也没找什么熟人,先找了个空座自己坐了下来。
环视了一周,教室里的人,比他记忆里少了差不多一半左右。
所以人员显得很稀疏,倒是海文,还在前面不远处的座位上坐着。
等到厉老师讲完,拿着材料走了出去,一群人才回过头,看着李长河。
“长河,你这怎么跟游击队一样,神出鬼没的呢。”
海文他们课上就发现李长河回来了,不过上着课,也不能随意的跑动,只能等下了课再过来。
“正好有闲暇,就回学校赶紧上课来了。”
“我说怎么少了这么多人,老毕他们都不在了?”
对比上一次回来,班里熟悉的人更少了,毕井权他们都不在了。
“老毕和小熊去参加GWY那边的财政调查小组了,估计明年一整年都有事情干了。”
“那你们呢,合着你们就不想实践一下?”
李长河看着剩下的几个好友,笑着打趣问道。
海文摇摇头:“我就算了!”
“他迷着出国呢,最近一直查资料,打算申请自费去米国那边留学。”
林双林戳破了海文的计划,笑着说道。
“真决定好了?”
听海文付诸了行动,李长河有些诧异的看向他。
海文点了点头:“我打算试试,主要是我两个亲舅舅就在米国,在加州洛杉矶那边。”
“所以我就算到了那边,也不会茫然无措,反正现在两国都建交了,我想着尝试一下,万一成了呢?”
“现在上面鼎力革新,很多事情都在大胆尝试,我觉得出国这个,也可以试试。”
“长河,你要是知道英淘他们在做什么,就会发现,我这点事,不算什么了。”
李长河闻言,笑着问道:“哦?你跟我说说,英淘他们在忙什么?我记得他不是搞农村调研来着吗?”
“走吧,咱们边走边说。”
海文招呼了李长河走出了教室,来到了外面的路上,才压低了声音低声的说道:“他们在搞包产到户!”
后世的人对于包产到户,或者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习以为常的,不觉得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