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中的社刊,李长河叹了口气。
透过社刊和报纸,其实是可以看到很多的政治动向的。
就像后世,透过新闻联播里面的出镜人物,可以看到很多高层的风向。
有的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动静了,而这其实也意味着,他的落幕。
如今已经六月底马上七月了,算算时间,他们这些大学生们被重用的时代,也快要到了。
可惜,对李长河来说,未来这十多年的重用,不是他想要参与的,这也是他为什么要走出去的原因。
从他踏入北大政治经济系开始,未来的方向就已经注定了。
留在国内,要么自废武功,安心当一个文人或者作家,这样可以保证自己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可惜有点浪费脑海中的知识。
要么就是被卷入一场巨大的风暴,毕竟北大政经系毕业的他,在工作分配上,是几乎没有别的选择的,而只要分配了,除非装聋作哑,要不然注定要被卷进去。
难啊!
所以,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
李长河这几年,注定是要在国外漂泊了。
而就在李长河在沙发上思索的时候,朱琳也打着哈欠起床了。
昨晚可把她累坏了。
“起来了,你先刷牙,我去买早餐。”
李长河笑着跟朱琳说道。
随后下楼,去旁边的国营早餐店,买了两份早餐回来。
“你今天打算干什么?”
餐桌上,朱琳好奇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等会我去趟文化部那边,跟他们聊聊影视城的事情。”
“看看他们跟魔都那边,谈的到底如何了。”
李长河笑着说道。
这次回来,除了看自家媳妇儿,还有就是影视城这个事情。
旅行箱和纺织产业这个,如今有卫尔思在负责,他并不需要过多的上心,这个让卫尔思跟工业部谈就可以了。
毕竟李长河的心思,卫尔思是很明白的,该让利的地方,他自然会让利。
李长河如今关注的,就是影视城这边,最好是能推进,把一部分外汇给落实下来。
“真的要做影视城啊,做那么大?”
朱琳这时候惊奇的问道。
李长河点点头:“要不然这钱没处花。”
八十年代,尤其是80年这会,大额的资金你想花钱,是很难的。
大宗行业,国家不许你进入,什么高速公路啊,开工厂啊,做房地产啊这些大资金行业,国家在这些行业,不会允许个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