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第三百七十六章 跟邵氏谈判(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而包是后起之秀,五十年代才刚进入航运业,对于董船王来说,这是妥妥的晚辈。

但是就是这个晚辈,却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超越了一众其他船运家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船王,换谁都有些不舒服。

毕竟当年包钰刚刚打算进入船运业的时候,还去拜访过同乡的船王老前辈董皓云。

但是现在李长河却知道,外界的说辞,多有夸大。

港岛这些乡党之间,关系串联四通八达,相互之间都有联系。

就像包钰刚跟董皓云,双方都跟海宁陈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海宁陈氏,是浙地的名门望族,有海内第一望族的称号,满清的时候,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说的就是他们家。

金庸写的《书剑恩仇录》,里面大名鼎鼎的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写的就是出身这个海宁陈氏。

这些家族,就像是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将很多的知名人物串联在了一起。

就像金庸,徐志摩,王国维,蒋百里,甚至包括国内的很多知名人物,都跟陈家有关联。

这种南方的宗族势力,也让李长河对如今港岛的商业环境有了更深的了解。

难怪国家在对待海外这方面格外慎重,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说辞,真不是说说而已。

商业大佬之间相互交流,李长河这时候也找机会,走向了邵氏兄弟俩。

相比较于其他商业大佬的交流,邵一夫跟兄长邵仁枚这边,就稍显冷清了。

他们做的是电影行业,这个行业相对来说,有些小众,当然,更重要的是,资产比较少。

相比较于那些实业大佬动辄几个亿的身家,此刻以邵氏电影为主业的邵一夫他们,身家也就亿万左右。

毕竟在这之前,一部电影也就几百万的票房,扣掉成本和各项支出,大部分电影也就赚个几十万到百万左右。

一年下来,也就盈利一两千万,对普通人来说是不少,但是对于其他的浙商富豪来说,这点钱其实不算什么。

“二位伯父,小侄敬你们一杯!”

走近之后,李长河主动端着酒杯,冲邵一夫和邵仁枚笑着说道。

“阿阳,你这太客气了。”

“我听六弟说,你在港岛,也办了个电影公司?”

邵仁枚这时候主动温和的问道。

相比较于邵一夫的高冷,邵仁枚整个人相对平和,这或许跟他信佛有关。

他其实不怎么在港岛,他经常待在新家坡那边。

李长河另一位名义上的伯父,包钰刚的大哥包玉书,其实跟邵仁枚关系更好,两人都在新家坡,又都是宁海老乡,关系亲近。

“是的,做了一家电影公司,这不我这向二位伯父求助来了嘛。”

看邵仁枚主动提起,李长河也顺势介入了这个话题。

“是院线的事情吧。”

“没事,你回头让下面的人去邵氏院线对接就行,我会交代他们的,到时候按照市面正常的合约走,排片上面,我让他们按照邵氏自己的影片级别同等待遇。”

邵仁枚似乎知道李长河的目的,当即笑着说道。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