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些真相,他自己心里也清楚。
可是这么多年,韦理习惯了在和记黄埔大权独揽的感觉,你让他突然离开,他其实是很留恋的。
以前他虽然被称为公司医生,但是体量像和记黄埔这么大的公司,他还真没掌控过。
掌控和黄,让他有一种掌控自己王国的感觉。
所以,这也是他听从李加诚的挽留,留在和黄的原因。
他迷恋那种权力。
但是现在,眼前这个叫Victor的青年,以及曼哈顿银行或者说洛克菲勒家族,突然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掌控置地。
这对韦理来说,又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首先,置地公司的体量,其实比和记黄埔差不了多少,作为怡和在港岛的王牌,怡和很多公司的股权,都安置在置地下面。
(有些公司后来不在置地旗下,是因为丢失了九龙仓之后,怡和股权战略重组,把牛奶公司,文华东方这些优质产业剥离了出去,然后才单独独立。)
其次,置地持有的土地和公司,比起和记黄埔优质太多了。
毕竟在这之前,怡和是港岛当之无愧的老大,他们收购的都是当时最有实力和潜力的行业头牌。
相比较之下,和记黄埔那时候,只能收购一些相对普通的公司和土地。
所以这对于韦理来说,就有了一个新的优势。
如果他执掌了置地,他可以借用置地那些公司的优势,去全面的压制和记黄埔,毕竟他很清楚和记黄埔的各项业务。
而置地在很多业务上面,是超过和记黄埔的。
想到这一点,韦理的心里就有些意动。
他讨厌李加诚,更讨厌汇丰那么便宜的将和记黄埔卖给李加诚,因为那样显得他在汇丰心里完全没有地位,也让他的心血和果实,被李加诚轻而易举的摘走了。
所以,我可以救活和记黄埔,那么,我当然也可以毁了它。
想到这些,韦理正色的看向了李长河。
“你们真的愿意让我长久的执掌置地?”
“当然,我们可以写进合同里面,聘期最少十年,只要韦理先生你尽心尽力的为置地工作,置地绝不会无缘无故的解聘你,这个我们可以写进合约。”
李长河毫不迟疑的说道。
十年,从80年到90年,是李长河给韦理定的期限。
这个期限,一方面是安韦理的心,另一方面也是借助韦理的能力稳固置地,毕竟韦理是大英鬼佬,目前他比华人更适合跟港府打交道。
而十年之后,李长河估计,自己那些同学,甚至可以说大陆华人里面的精英人才就该成长起来了,那时候才是他全面接手置地的好时机。
当然,这个十年的前提,是韦理要当一个听话的工具人。
否则,不就是违约嘛,李长河可不会犹豫。
不过现在,当听道李长河给他许诺的条件之后,韦理确实心动了。
两倍的薪资,外加上掌控不比和记黄埔逊色,甚至可以说更优质的置地集团,这样的选择,韦理几乎不会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