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第二百四十六章 皮尔卡丹的作用(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那就是低端消费市场之外的奢侈品市场。

跟未来的奢侈品市场畅销不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奢侈品市场,全球都一片惨淡。

如果不是本子的爆发让他们的国民在巴黎纽约买买买,很多奢侈品品牌早就倒闭了。

不过光靠小本子也没什么戏,李长河很清楚,未来十年,全球很多奢侈品牌都很简单,甚至濒临破产。

未来大名鼎鼎的LVMH集团,就是在这十年间整合出来的。

李长河记得,迪奥再过不了两年应该就会寻求对外出售。

而造成这些的原因在于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就是这些品牌的股权通过层层穿透,股份都在法国国企手里。

二战后这些重建的欧洲国家,核心公司几乎都是国企,不管是大英,还是法兰西,德意志。

而从七十年代末开始,这些国家的国企经营都很不顺利,基本上不是亏损就是破产,要不就是吃国家财政补贴。

所以大英那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私有化运动,把国家掌控的企业卖卖卖,全都甩卖出去,给国家财政减负。

老法虽然没彻底的私有化,但是也进行的一部分甩卖,其中就包括迪奥未来的母公司。

这些都是李长河前世作品中的商业线路。

如果他记得没错,眼下的迪奥可能刚被博萨克集团卖给了维洛特集团。

但是过不了三两年,这家维洛特集团也会因为经营不善破产。

而后,迪奥就会落入未来全球奢侈品产业巨头贝尔纳阿尔诺的手中。

也由此,开启了贝尔纳从一个建筑商转变为奢侈品教父的蜕变之路。

而现在,李长河觉得他完全可以截胡贝尔纳的路线。

他一个华人想要收购确实很困难,哪怕到时候他是坡县的华裔身份。

但是如果让皮尔卡丹出面,李长河觉得成功的概率就很大了。

皮尔卡丹是法国籍,本身是国际知名的设计师和服装商人,又曾经是迪奥创始人克里斯汀迪奥的助手。

也就是说,不管是从人脉关系还是从国籍上面,皮尔卡丹都不比贝尔纳逊色。

更重要的是李长河不需要直接瞄准迪奥,他完全可以直接瞄准接手迪奥的母公司维洛特集团。

因为即将破产的维洛特集团,恰好是法国曾经的纺织业巨头。

它的企业技术和产品,在欧美或许行不通,但是对于目前国内的市场来说,确实正好的。

毕竟你现在拿全世界最高精尖的纺织技术来,国内也未必消化的了。

这才是李长河在皮尔卡丹身上看到的价值。

餐桌上,此刻朱琳已经坐到了李长河的旁边,而李长河跟皮尔卡丹则是用英语快速的聊着。

皮尔卡丹是设计师,审美要高于现代的国人,而李长河来自未来,他虽然不是专业的,但是他有很多服装成品的见识啊。

所以两个人聊得非常火热。

一旁的郑千里虽然也懂英语,但是他的英语水平限于日常聊天等词汇。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