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去图书馆多看书,不光咱们北大图书馆,还有市里面的国家图书馆,咱们都是政治经济学的,以后好多事情都得连起来一起分析,不能单独片面的看某一个点。”
李长河这时候认真的冲着几个人说道。
“放心,学到了!”
几个人异口同声的答应了下来。
就算李长河不说,跟他接触这么久了,耳濡目染的一些东西他们也不知不觉的受影响。
这一点,从同学们编著的《大国崛起》稿件里就能看的出来。
经历过最初的迷茫之后,后面他们编写的是越来越好了,有些稿件李长河觉得都没有改的必要,可以直接过稿。
而李长河正想到这里呢,结果王建就跑进来了。
“你们还有心情聊天呢,我们都忙死了。”
“不行了,长河,我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太累了,印不完,根本就印不完!”
王建这时候坐在何晓峰的床边,有气无力的摆手说道。
而后面,李少民和毕井泉一人扛着一大包信。
“都别闲着了,来拆信,仔细看里面求订书的,做好统计啊。”
“一定做好统计,看他们要的是第一期还是这期特刊,还是两期都要。”
“还有的注意有夹着钱的,都要标记出来!”
老毕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着急忙慌的跟海文他们说道。
“好家伙,这么多信?”
海文惊奇的看了一眼这两大袋子,感慨的说道。
“这还叫多?印刷室里还好几包呢。”
“长河,这么下去不行啊,这买的学生太多了,而且我发现现在不止大学生买,好多社会上的同志也给我们来信要买。”
“有的要第一期,有的要第二期,也有的两套都要。”
“我们现在根本忙不过来。”
“印都印不完。”
王建这时候摆手无奈的说道。
这一次,随着时间的传播,阅读者的口碑相传。
越来越多的学生乃至社会上的青年分子知道了北大经济系出的这个【大国崛起】系列。
“学生会那边不是安排人给你们了吗?”
老陶这时候好奇的问道。
王建露出了一脸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