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163 来啊互相伤害啊(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张悦拍完了片子,闲聊的时候提了一嘴,“你还做视频号呢?我也有一个。”

骆一航挺感兴趣,问道:“做的怎么样?什么内容?”

“在抖抖上,就是拍的我俩支教的地方。”张悦很大方拿出手机给骆一航看。

账号叫“悦和越在远方”,看时间做了好几年了,有两三百条视频,拍的大多是他们支教的学校,有孩子们上课啊,有升旗啊,有操场上踢球啊,有进行课外活动啊,还有当地的山山水水,兔子牛羊,一望无际的大戈壁。

全是一两分钟的短视频,或者叫vlog。

内容看下来还挺有意思的,不过粉丝并不多,一万多点,每条播放点赞也就几千的样子。

还记得刚认识他们的时候,聊起来支教的地方,两口子都说挺好的,wifi快递自来水,啥啥都有。

生活轻松工作省心,还有浩瀚的隔壁绝美的星空。

但从视频里能看得出来,他们支教的地方其实挺艰苦。

校舍只能说整洁,不破,原木的桌椅板凳,木板刷黑漆就是黑板,多媒体教学工具一概没有。

宿舍只能说宽敞,没漏,家具家电少的可怜。

学生们的衣着不新不旧,也只能说保暖,款式就不用谈了。

唯一能够称道的就是伙食,肉蛋奶齐全。

自然环境看着更是艰苦,学校围墙外面就是大戈壁,好几条拍的刮大风,还有白毛雪。

骆一航看了之后有点触动,问了问:“我想给那里捐点钱,应该怎么联系啊?”

其实问的是合不合适。

张越和张悦都摇头说不用。

“那边不缺钱,财政拨款挺充足的,吃喝教具都不缺,老师也一直有,我们走了还有别人。”

“那缺什么呢?”

“缺见识。”

“见识?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吧,他们跟大城市是脱节的,很多在城里已经是常识的东西他们没见过,不理解。”张悦说道。

张越则又补充说:“即便是上学这件事,他们也只是因为要求要上学,不得不上,上学学到的东西他们不知道能干嘛,不知道为什么学,没兴趣,让学,所以就学了。”

“这个……”怎么帮啊,骆一航迟疑道,“要不然我捐些课外读物?”

“没用的。”张悦摇摇头,“我们买过好多,但是吧现在的小学生课外读物吧,唉,没法说,反正不灵。”

“那网上的科普视频呢?”骆一航又问。

“我们也试过,简单的太简单,难的太难,主要吧是思维都是对准的城里孩子,视频里面随口一提举个例子的东西,拍摄者以为孩子能理解,可能城里的孩子理解,但是那边的孩子就理解不了。”又是张越补充的。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