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明的新时代再添一把火(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在华夏数千年的传统建筑长河之中,大跨度建筑物一直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往昔,皇宫内那些宏伟壮丽的宫殿,巍峨耸立,雕梁画栋,可在殿内却林立着诸多柱子,鲜少运用大跨度的精妙设计。

细究根源,实则是因为长久以来,数学在建筑领域的运用近乎于无。

这并非由于古人数学水平低劣不堪。

实则是在传统的营造法式里,工匠们代代相传,凭借自身积累的丰富经验修筑屋宇。

极少会主动运用数学方法去剖析建筑结构上的受力情况,更遑论进行精确的计算了。

缺乏数学的有力支撑,未曾经过严谨的受力分析与精密的数学运算,想要营建大跨度的建筑,无疑是痴人说梦。

毕竟,如此一来,建筑的安全性便如同在风雨中飘摇的孤舟,根本无从保证。

然而,时过境迁,自朱允熥力排众议,创办《科学》期刊,一手成立大明科学院之后,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数学知识如同春潮涌动,迅速融入建筑领域,加之水泥与钢材的广泛普及,这才有了科学馆的惊艳问世。

踏入馆内,宽敞开阔的空间一览无余。

目光所及之处,竟不见一根立柱碍事,那种宏伟磅礴之感扑面而来,令人心生震撼。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新建的皇宫之中,类似这般运用先进设计理念的建筑并非独此一家。

只不过它们大多还处于紧锣密鼓的建设阶段。

而科学馆恰好是最早竣工、率先呈现在世人眼前的一座。

朱允熥心中一直萦绕着筹办大学一事,今日天刚蒙蒙亮,便早早来到了科学馆的别馆之中。

刚一落座,他便即刻命人取来最新一期的《科学》期刊,以及旗下琳琅满目的各个子刊。

说起来,他已然有好些时日未曾翻阅这些专业刊物了。

倒不是因为他懒惰。

事实上,自打登上皇位的那一日起,朱允熥便仿若拧紧了的发条,勤勉之极。

甚至连他自己都诧异于这份勤奋。

遥想当初,朱允熥怀揣做一个“有为”的昏君的梦想。

一方面,他发誓要将大明治理得井井有条,使之成为蓝星之上最为发达昌盛的国度。

让大明的黎庶百姓都过上令他国之人艳羡不已的富足生活。

而另一方面,他也盼着能尽情享受帝王的尊荣。

什么后宫佳丽三千,什么珍馐美馔、轻歌曼舞,还有那奢华至极的宫殿……

总而言之,凡是能与“穷奢极欲”沾边的,他都想体验一番。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