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的宗族,也会以我们为荣,将我们视为家族的骄傲。”
“可若是受了这反贼的诳骗,丢失了子弹工厂,或者因为贪生怕死而降了反贼,等朝廷的平叛大军一到,我们亦是必死无疑。”
“还会令祖宗蒙羞,家族遭人唾弃。”
“让你们的妻儿,从此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让你们的后代,被人肆意辱骂!”
“弟兄们,今日我等是战亦死,降亦死。”
“你们是要做大明的忠勇之士,光大门楣,青史留名,还是要做那被万人唾骂的奸佞之徒,你们就自己选吧!”
他的声音激昂慷慨,充满了感染力,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我等死战!”
人群中,不知是谁率先高喊了一声,那声音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死战!”
“死战!”
“死战!”
刹那间,其他守卫和工人也纷纷响应,声嘶力竭地高喊起来。
大家都并非愚笨之人,心中自有一番思量与判断。
对于朱高煦所说的圣旨,起初众人心中尚有狐疑,但很快便回过味来。
李伯约所言句句在理,朱高煦若真有捉拿他们二人的圣旨,何至于带如此众多的人马前来?
这般兴师动众,明摆着就是想骗开大门,进而控制子弹工厂。
除非李伯约和陆有林已公然反叛,否则,带这么多兵力前来,就太不合常理了。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手中根本没有圣旨。
相对于那些在田地里辛勤耕种,一辈子都难得出一趟远门的淳朴农民而言,子弹工厂的工人,见识更为广博,头脑也更加灵活。
平日里,工人们最喜爱的《大明日报》上,便经常刊登各类奇闻轶事以及精彩的“故事”。
还有那引人入胜的《三国演义》连载,再加上工人们下班后聚在一起聊天吹牛,彼此交流分享,相互影响之下,也都算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自然没有淳朴农民那般容易上当受骗。
目睹这一幕,朱高煦心中暗恨,却也知道今日之事难以善了。
他无奈地策马回身,向后方的军营奔去。
事实上,他今日前来喊门,已然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火枪与弓箭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箭矢的射击距离有限,而且只要穿上厚厚的盔甲,便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抵挡箭矢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