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像他这样的人,远不止一个。
朝廷资产部下属六七十个工厂,按政务处制定的规定,其主管厂长和厂督皆为五品官。
众多此前对朱允熥所授科学一脉感兴趣,掌握有专业知识的人,借此难得之机遇,得以摆脱往昔默默无闻之境。
被朝廷委以重任,提拔升迁,成为朝堂之上的一股新兴势力。
相较之下,那些仍然执着于科举旧途、抱残守缺的读书人,却陷入了尴尬之境。
至今,他们大多穷尽心力,仅能谋求七品、八品之微末官职,且往往求之而不得,困于仕途之泥沼,满心焦虑与迷茫。
虽说他们对外声称管理工厂五品官整日与工匠杂役为伍,不如文官清贵高雅。
卫所里的百户,也都是六品官,但真能和七品的县令比吗?
厂长和厂督亦是此理。
同为五品官,实际权力地位肯定远远不及同知,甚至连县令都比上。
当然,这也就是他们自欺欺人的安慰。
五品官怎么说也是五品官,是许多人一辈子渴望而不渴求的高位。
真有机会任职,就不知有多少立即收起所谓厂督厂长无用,不堪的言论,反而趋之若鹜了。
在朱允熥全力推动的改革浪潮之下,时代仿若奔腾的江河,滚滚向前,变迁之势不可阻挡。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反过来,时代的一朵浪花,若能借势,就能让人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个人的命运总是会受国家大势的影响。
陆有林和李伯约,无疑是其中的幸运儿。
他们也对朱允熥极为感恩。
两人一番对话结束,当即便布置下去。
很快,派往政务处问询的人,便出发了。
与此同时,子弹工厂大门紧闭,守卫亦加强了巡逻。
就这样约摸过了一个多小时,就在陆有林和李伯约皆紧张焦急不安的等待之时,高台上的哨兵忽然喊道:“有兵马前来!”
陆有林和李伯约皆连忙登上子弹工厂外面的门楼,向远方望去。
只见朱高煦骑着马匹,带着大队大队的兵马,正黑压压地向工厂这边走来,声势极为惊人。
两人不惊皆倒吸了一口凉气。
最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朱高煦真的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