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感觉,比任何美色都更让人沉醉。
朱允熥将处理政务的地方,改名为“勤政殿”。
勤政殿的左边,便是政务处,右边则是军务处。
政务大臣和军务大臣,都在这儿办公。
有什么事情需要请示,随时可以禀报。
朱允熥要召见他们中的任何一人,亦非常方便。
不过,军务处和政务处下属各机构,皆在宫廷外面。
要传达消息,召见人员,还是有些不便。
对此,朱允熥设计新皇宫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
未来的新办公地点,将尽量整合在一起办公。
他将自己每日的办公时间,也从一大清早,调整到了半上午。
这是为了给政务处和军务处留出时间来处理各项事务。
待他们将自昨天下午到今天早上递进来的奏章,需要办理的事务,都处理得差不多了,朱允熥刚赶到勤政殿。
这时候,大臣们若有什么需要请示的事情,便正好前来请旨。
如此就能以最高的效率,高效的处理朝廷的各项政务军务。
朱允熥并不想开太多的朝会。
在他看来,真有什么事情要研究讨论,都需要先商量好了,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再开会决定。
更多的时候,开会只是走一个过场。
儒家将朝会看到比什么都重要,其真正的用心,在于利用朝会,形成舆论,压制君权。
试想,若君主单独召见某个臣子议事,那臣子是很难与君主相对抗,将不得不遵从君主的旨意,贯彻实行君主的意志。
反过来,若是在朝堂上,他们人多势众,可以相互壮胆,一起进谏,对君主形成强大的压力,形势便逆转了。
朝会的重要性,也就在这里体现出来。
后世的一把手开会,往往都会先确定一个会议主题。
在开会之前,先单独分开进行个别讨论,达成一致。
开会的时候,将会议讨论的内容,牢牢限制在相应的主题范围内。
超出会议主题的问题,则一律不予过问。
如此,便能控制会议流程,掌控大局。
但这个时代的朝会,通常是没有啥主题范围的。
什么事都能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