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三百一十八章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要插上大明王旗(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朱允熥顿了顿,接着道:“然各卫所之军,长时间屯田,脱离战事,已渐渐腐化变质。”

“故朕还没有登基时,便以储君的身份,对卫所军进行了裁撤和变革,并设置大明军事学院,整编新军。”

“如今,新军的规模已日益壮大。”

“但原来的卫所规模庞大,虽经裁撤,数量仍然有不少。改革日后还要继续推进。”

“朕以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朝廷有文武之分。”

“以文制武,此弱宋之根源。”

“此前,朕在大明军中推行双主官制。”

“但双主官中的两名主官,皆为武官。”

“各军如此,朝堂亦然。”

“朕刚才已下旨,设政务处总揽政务。”

“现决定撤五军都督府,设军务处,总管全国军务。”

“军政分治,各司其职。”

几人闻言,又惊又喜,徐辉祖忙躬身问道:“陛下,却不知这军务处,与原来的五军都督府,有何不同?”

几人皆同时望向朱允熥,这亦是他们心中的疑惑。

朱允熥淡淡笑道:“朕不是说了吗?军务处总揽全国所有军务,除接管原来五军都督府的各项权力外,从前归兵部所管的征伐,镇戍,训练,以后皆划归军务处管。”

“从前由吏部考核、升迁的将领,往后亦由军务处商议,报朕审核批准,不再交付吏部。”

“从此以后,大明朝廷文归文,武归武,互不挟制。”

呼!

呼!

呼!

几名勋贵武将的呼吸声,都明显变得粗重起来。

哪个武将愿意文官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呢?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朝廷的规制,就是以文制武。

此前虽然五军都督府掌管全国军务,但只有统兵之权,没有调兵权。

要调动军队,还需要兵部发印信。

更重要,则是下面各级军官的升迁,任免,考核,论功……虽然都是由统兵的大将上报朝廷,可最后能不能通过,却是由兵部和吏部的事务官讨论决定。

尽管大多数时候,兵部也罢,吏部也好,都会依照上报的名单行事,可有时候,也会被卡住,甚至是故意为难。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