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心中一凛。
对于新军被打败的后果,他还真没有好好深入想过。
毕竟,自新军成立以来,战绩太过于辉煌,耀眼。
六千新军横扫北元,这是何等恐怖的战力?
北元远比女真三部强大,六千新军能平北元,自然也能平女真三部,这便是他的想法。
但是,他忽视了,战争并不是简单的力量对比。
战场上形势千变万化。
一着决策失误,胜败之数,就可能翻转。
女真三部的地形,气候,环境,与北元都完全不同。
不能照搬北元的经验。
说到底,打赢才是根本。
花销大一点,也值得。
打输了,或者打到双方相持,久攻不下,那就麻烦了。
投入全打了水漂,军心民心,还会因此而受到沉重的打击。
何况现在的大明,并不是拿不出这笔钱。
“陛下说得极是,是臣见识浅薄了。”杨士奇退了下去。
杨荣起身问道:“此番平定女真三部,陛下打算用何人挂师呢。”
朱允熥没有说话,而是转身回头,从桌案下拿出一张地图,徐徐摊开。
随后在地图指了指,道:
“此次攻打女真三部,不仅要征调我大明之军,也要征草原各部的兵马。”
“他们既然已经归顺大明,出兵帮大明打仗,理所应当。”
“八旅新军,自西北,西南,南方等几个方向,分头向女真三部进军。”
说到这里,朱允熥停了下来,从地图指向倭国,问道:“派往倭国的驻军,已经准备出发了吧?”
大明要在倭国建立军事基地,“保护”倭国,这是双方早就商量好了的事。
只不过,新军建设和扩张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朱允熥的野心。
新成立的新军,都有各自的任务。
一时之间,竟然抽调不出兵马前往,只好暂时先不管了。
反正倭国已经被打得很老实很听话。
并且,大明也派出了官员,监督倭国的朝政,“帮助”倭国的两位大王处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