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他开始真正靠自己,才发现这是截然不同的感觉。
朝堂上的权力斗争都建立在一定的“秩序”基础上。
可以讲证据,摆事实,讲道理,搞阴谋诡计。
而帝王的权力,则带着深深的未知。
人间通行的“秩序”,在这里行不通。
证据,事实,道理,阴谋诡计……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暴力,纯粹的暴力!
这一心理变化,对朱允熥后来的影响极大。
不过,此时的他,并没有去想这些,只是在默默算计。
京城的治安,军事力量,分散在了皇城兵马司,刑部,应天府以及锦衣卫。
其中,应天府和刑部原来的力量很弱。
但这段时间的改革,刑部的力量大大加强,尤其是纪纲统率的缉盗司,某种意义上,已然是准军事机构。
应天府衙门也有专门用于维护稳定的人员,战力亦不容小觑。
当然,相比锦衣卫和皇城兵马司,他们仍然算弱。
锦衣卫的忠诚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他们不可能背叛老朱。
自己还是老朱钦定的储君。
皇城兵马司应该也是如此,也不可能背叛大明。
不过,与之相比,朱允熥还是更相信自己亲手培养的学员兵。
他们才是最忠诚的人。
看来以后要改组皇城兵马司,多安排自己的亲信进去了。
不过,他的疑虑和担忧,并没有持续多久。
很快,锦衣卫便有数百人马,赶到东宫外面。
紧接着是皇城兵马司,刑部,应天府。
他们都是一边调人马前去大明科学院,一边分兵东宫和皇城,前来保卫太孙殿下。
许多京城勋贵,也在调集自己家的家丁赶来。
不多时,东宫外面便已云集了上万人马,将整个东宫护卫得严严实实。
议事厅内,不断有将领觐见,有大臣前来“护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