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二百六十八章 老朱的明悟一条绳上的蚱蜢(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这是一个完美的闭锁循环。

在那个“礼崩乐坏”,追求“奢靡”的社会里,放得下的人不需要造反,放不下的人不可能造反!

朝廷的统治,自然稳定无比。

当然,并不是说,在那样的社会,礼义廉耻,道德文章,就不重要了。

相反,朝廷仍然需要大力宣传。

特别是对待官员上面。

要让官员保持清正廉明,因为还要靠官员去维护社会的秩序。

但那个社会,整体上是一个完全靠“消费”来驱动的社会。

要鼓励老百姓们消费,而不是限制他们。

那时候的老百姓,衣服都一定要穿漂亮好看的,而不是缝缝补补的。

老朱当时身处申城,目睹申城的发展,有些感触。

但申城的建设才起步,还是一个贸易港口,缺少生产这一重要环节。

对朱孙所说的话,有些体会,但还不是很深刻。

此际来到这里,才真正明悟过来。

朱高炽注意到老朱的神情变幻,又接着补充:“太孙殿下说,酒楼的房间里,摆设的家具,就是样品,是给大明制造局做宣传。”

“来大明制造局的商人,可以很直观的从房间里摆设的商品里,看到哪些是自己的喜欢的,哪些销量会很好,从而给制造局下订单进货。”

老朱点头,挥了挥手道:“咱都知道了,天色也不早了,咱想早些歇息。你先退下去吧。”

朱高炽恭身行礼,退出了房间。

走出去之后,他长吁了一口气,心情也瞬间放松了许多。

明明是想在皇爷爷面前,赢得他老人家的赞扬和褒奖,但不知为何,到最后竟然只想着不挨骂就足够了。

皇爷爷的气势,真的太强了。

从前自己没有感受,或许是年龄太小的缘故。

如今年岁渐长,便慢慢能感受到皇爷爷的“龙威”是何等可怕了。

怪不得父亲总说,朱允熥当日能在朝堂上当众反对立朱允炆为储,其胆量之大,气魄之高,古今罕有。

他以前总不明白,毕竟那时他只是一个不常见到老朱的孙子。

见面也只感觉皇帝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

而今自己掌事,才知道皇爷爷的可怕。

果然,朱允熥的能力不是自己能比的。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