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朱 姜还是老的辣爷爷我更胜你一筹(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但这也说明一个巨大的弊端。

即皇帝不能在财政上依赖某个大臣,靠某个大臣去解决财政问题。

否则,皇权就有不稳的危险。

以上四点,是朱允熥能大权在握,稳于泰山的关键。

朱孙在信中总结说,是枪杆子,笔杆子,制度建设和财政支持!

四者加在一起,权力自然稳固。

其他诸如探听司之类的,只能说稍稍起到一些辅佐作用。

老朱对朱孙的分析十分认可。

但在老朱看来,朱允熥仍然有不足之处,那就是自己的亲信人马还太少,威望仍然不够高。

说到底,权力仍然来自人心。

下面的人听你命令,你才能有权力。

要不然,所有制度,所有技巧,阴谋,手段,都是白搭。

身为开国之君,朝廷的勋贵将领都是老朱一手带出来的,大臣都是他提拔使用的。

老朱自然没有亲信人马太少,威望不够的问题。

不客气地说,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亲信,威望更不用说。

但朱允熥不一样。

除了姚广孝,杨士奇,夏原吉,杨荣等一手带出来的亲信,其他的人,都是敬他太孙殿下的身份。

新军将士也许不一样。

但新军将士的根基毕竟太浅了。

朝廷内的很多事,也不能全靠武力解决。

打天下和治天下毕竟不一样。

朱允熥要江山太平,也不可能再去打一次天下。

威望的话,则有点说不清。

虽然天下都在传诵太孙殿下之名,看起来,他的威望是如日中天。

但正如朱孙在信中所言,这种威望很浅,一旦发生什么重大变动,就很容易骤然改变。

不像老皇帝的威望那般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当然,对于一个王朝继任者来说,做到朱允熥这种程度,其实已经完全足够了。

可老朱不放心啊。

不得不说,朱孙说老朱这是焦虑症的表现,说得还是挺准确的。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