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边。
朱棡调集了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关。
身为藩王,他本来只有直属三卫兵马能自己随意调动。
但朱棡坐镇太原多年,周围各卫所里面,皆是他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将领。
更何况,还有傅友德这位军中威望极高的老将在。
一听到晋王调兵出关,各卫所的将领,便立即率军赶至。
这种现象,在明初其实很普遍。
后来朱棣造反,以八百府兵起事,杀了朝廷监视他的大臣,北平附近的军队,便都跟着朱棣一起反了。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在朱标死后,要对功勋武将痛下杀手,而不是仅仅解除他们的兵权,让他们回家怡养天年。
说白了,解除兵权对这些人根本没用。
他们能凭借自己在军中的人脉和个人威望,不用朝廷下发命令,也照样指挥千军万马。
毕竟,军中有无数曾经在他们麾下当过兵的亲信。
如今朱允熥虽然在进行军改和裁军,但才刚刚起步不久,尚未完全掌控所有大军。
边关地区的推进更是缓慢。
各卫所的将领明知朝廷有严令不许派兵出关,可晋王一声令下,他们马上便将朝廷禁令丢到一旁,听从晋王的号令了。
为了防止被新军和北元发现,大军出关后,朱棡派出了大量或三五人,或十几人为一队的精锐骑兵,清理可能靠近大军的游牧民,避免暴露行踪。
另一方面,他的大军,也只能远远跟着,不敢距离新军太近。
直到这天,朱棡终于听到了大炮轰鸣的声音。
声音极远,甚至都听不太分明。
反复倾听,仔细辨认后,才最终确定。
“张辅的军队,终于与北元交上手了。”
朱棡喜出望外。
“新军士兵都是精锐,又有马车作为倚仗,可以挡住北元骑兵的冲锋,他们之间的战斗,会持续很久。”
傅友德凝望着远方道:“听这声音,我军离战场的距离刚刚好,可以令三军将士先行休息,养精蓄锐。”
“等两个时辰出发,待抵达战场时,应该刚好便是双方大战结束之时。”
朱棡微微点头。
北元灭掉张辅的三千精锐新军,必定精疲力尽。
到那时候,自己的大军再发起进攻,就能取得一场空前的大捷。
张辅和三千新军战士,都会战死,成为这场大捷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