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二百零五章 科学的发展远航消息(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但朱允熥很快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大明并不缺少劳动力。

类似于打谷机这样的发明,虽然能大幅度提高效率。

可说到底,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减少人工劳动时间。

然而,大明的“人形机器”是廉价且十分丰富的。

取代劳动力,缩短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发明,看起来很美妙,实际上的作用却极为有限。

即使蒸汽机被制造出来,用一台蒸汽机推动的织布机就能取代原来四十台织布机,可取代之后呢?

无非是让原来的织布人变得无事可干罢了。

它会推动社会发展,但这个发展过程,远没有朱允熥原先想象中那么快。

即使技术进步很快,社会的发展仍然会很慢。

要真正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国富民强,大明需要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从那里获得原材料,以及开拓海外市场。

就好像后世的许多穷国,他们并不缺技术。

因为许多技术都是公开的,随手可得。

真正保密的高精尖技术,穷国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也并不需要。

但落后的穷国始终发展不起来。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市场已经被别人占据了。

穷国生产出来的东西,注定在质量和品牌上竞争不过早已抢占先机的富国,无法销售出去,也就难以形成正向循环反馈,从而掉入了经济发展始终无法提高的漩涡中。

如果穷国本身是一个大国,还可以通过自身内部市场来奠定基础,最终制造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若其本身只是一个小国,那简直就变成了无解的难题。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朱允熥很快便做出决定,派郑和率船队出海,前往新大陆。

在他原来的计划中,是打算等到冬天再启航的。

那时候的风向对远航更有利,遇到台风的可能性也更小。

但形势变化越来越快,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前往新大陆的日期,也不得不提早。

数月光阴,转瞬即逝。

秋收之时,远征北元的军队,也终于传回了消息。

……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