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钱经商的商人,也有了本钱。
一举数得。
杨士奇隐隐觉得,影响恐怕还远不止如此。
不过,他暂时还想不到更多。
……
“银行的潘多拉魔盒,终于打开了!”
东宫,朱允熥走在湖边,轻声自言自语。
之前的大明银行,仅仅大量吸收存款,放贷只放给了大明朝廷。
严格来说,还不能称之为银行。
只是一个供大明朝廷集资的机构。
唯有向民间放贷,才算是真正的银行。
朱允熥一直不急着迈出这一步。
一是为了防止在银行信誉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发生挤兑风险。
百姓们听说银行要放贷,担心自己的钱不安全,因而都来取钱。
同时,他也很清楚,银行放贷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金融业的发达必然带来商业的繁荣。
银行本身的货币放大功能,又会使社会上流通的钱变多,从而带来一系列的改变。
大明将很快从农业社会跨入商业社会。
社会形态的迅速变化,将给原来统治带来巨大的冲击。
官僚机构就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统治的需要。
这对许多统治阶层来说,是不愿意看到的。
毕竟,统治阶层永远是最希望稳定的阶层。
万古不变,才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社会。
但这却是朱允熥所希望看到的。
从加征商税,惩治逃税的豪绅,放开经商限制,再到银行放贷……
这其中一环扣一环,都在他的计算之中。
若是骤然提出放开经商限制,必然遭到朝堂上绝大多数官员的反对,老朱也不会支持。
但有了前面的舆论做铺垫,高举打击皇亲国戚逃税和豪绅垄断市场的大旗,朝堂上声量最大的清流们就不得不支持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