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文华殿,太孙与百官商议,认为以往的经商之策有诸多不妥之处。”
“只有商人才能经商,造成了物价高涨。”
“且朝廷官员,多借用家仆的身份,从中牟利。”
“太孙认为,要改革此政策,今后无论任何人,皆可向朝廷申请经营许可证。”
“只要办了证,就能合法经商。”
“且不改变他原来的身份地位。”
“这一提议,已经得到了百官的赞同,廷议通过了!”
安庆公主呆住了。
元朝对于民间经商,一直是放任不管的。
但大明自成立以来,就制定了极为严厉的制度。
农民的儿子务农,士兵的儿子当兵,商人的儿子经商,工匠的儿子继续当工匠,世代不变。
在老朱看来,这样大家各司其业,万世不改,统治便稳固了。
商人经商虽然利润颇丰,但地位低贱。
其他阶层的人,明知经商赚钱,却又不愿意放弃自己“高贵”的身份,因而不能经商。
唯独皇亲国戚,勋贵功臣,以及朝廷高官等大户人家,想出了一条绕过去的法子。
那便是让自己的家奴去经商。
家奴本来就身份低贱,再做商人自是无妨。
他们赚的钱,又给了主家。
如此一来,可谓是“两全齐美”。
久而久之,金陵城的绝大多数生意,便都掌握在权贵之家的手中了。
他们垄断了市场,倘若大家私下达成协议,就能一起涨价。
百姓也没有任何办法。
可如今朝廷开放经商,任何人皆可办证,原来的垄断,就会被打破。
“官员们怎么会支持这项政策呢?”
安庆公主一听也急了。
她心中的计划,被彻底打乱。
“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吗?”
欧阳伦放出来之后,很快便搞清楚了外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