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一百五十九章 疯狂的清流崩溃的公主(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

……

“臣诚惶诚恐,稽首上言:”

“伏惟陛下圣明烛照,化育万方,恩泽广被,无不沾濡。然则国之根本,在于财赋;财赋之征,实关国计民生之大端。”

“近日,闻皇亲国戚之中,或有恃其尊贵,逾越法度,私藏财货,逃税抗税,致使国帑空虚,民生凋敝,此风不可长也。”

“臣闻,王者无亲,法行自公。”

“自古圣王治国,皆以法治为本,不避亲贵,赏罚必信!”

“法者,天下之公器,不可不持之以正;刑者,惩恶之利器,不可不施之以严。”

“皇亲国戚,身为宗室之胄,当为万民之表率,应恪守国法,垂范百僚,而今竟有悖逆之行,偷逃税款,侵损国帑,此等恶行,实为国法所不容,民心所共愤。”

“逃税抗税,不惟败坏朝纲,更伤陛下圣德,损皇家颜面,实乃大不敬之罪也。”

“臣窃以为,此事若不严加惩治,恐将上行下效,法纪荡然无存,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臣斗胆恳请陛下,勿因私情而徇私枉法,当依据律条,严惩不贷。”

“以明陛下大公无私之心,以安天下万民之望。”

“如此,则法纪得以伸张,国本得以稳固,陛下之圣名亦将永垂青史。”

“臣深知此议或有逆鳞之嫌,然臣心之所系,惟在社稷之安,万民之福。”

“故冒死上言,愿陛下俯察臣心,采纳微言,则国家幸甚,万民幸甚!”

“臣昧死,再拜以闻!”

……

一封封的奏章,如雪片一般,飞入通政司。

无一例外,皆是请求朝廷严惩逃税抗税的皇亲国戚。

竟然没有一封帮他们求情的奏章。

第一天只有七名官员上奏。

将他们的名字登在大明日报上之后,立即引来了金陵百姓的追捧和数不清的赞誉。

第二天,便有五十几名官员上奏。

第三天更是激增到三百多。

第四天,上奏请求朝廷严惩逃税抗税的官员,已经超过了一千之数。

不仅仅是金陵城的官员,就连附近州县的官员,也纷纷闻风而动,递上了奏章。

上至六部尚书,下至城门守吏,都在上书。

群情激愤。

对于逃税抗税的皇亲国戚,几乎是人人喊打,个个请求朝廷严惩。

更有甚者,一些清流言官已经不满足单纯的上奏章了。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