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一百五十七章 舆论的变化严惩皇亲国戚(第5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这几篇报道和社论一见报,不用想也知道,民间的舆论必然沸腾。

家中下人的反应,正是其冰山一角。

若是自己在这时候上奏章,反对税务司,反对抓捕逃税的皇亲国戚,恐怕自己也要被老百姓骂得狗血淋头了。

写不得,绝对写不得!

这个时代的官员,对于自己的名声,还是非常看重的。

坏事可以偷偷的做。

但公开场合,一定要表现出一幅道貌岸然的样子。

要不然,名声一臭,千夫所指,在家族里面都无法立足。

父母妻儿,都无法抬起头来做人。

因为这个时代,还没办法像后世那样,不管外界的舆论,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事实上,即使是后世现代社会的人,一旦回到农村的村子里,立即便能感受到小山村社会舆论对人的无形约束。

只有身处大城市,才会感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后世农村那点舆论约束力,相比这个时代,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完全不值一提。

这个时代宗族关系很复杂,周围舆论对人的压制和约束,比后世农村强上百倍千倍。

官员坐在书案前,反复思索再三。

当此时刻,天下舆论汹涌澎湃,自己应该做那个直言之臣。

不畏权势,上书请求朝廷严惩违法不交税,公然抗税的皇亲国戚!

如此必然能获得百姓的交口称赞。

清官之名,就非自己莫属了!

至于自家那点生意……反正大家都要交税,我家生意又不是很大,交了也不算吃太亏。

名声立起来了,日后还怕捞不到好处吗?

同僚好友的约定?

他们这个时候,还敢写奏章反对税务司吗?

若真敢的话,那自己也要大义灭亲了!

一念及此,他提起笔来,写下了一行字。

“直言严惩抗税之皇亲国戚疏!”

……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