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一百五十六章 科学问世大明翻开崭新的一页(第8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这也是导致中国古代数千年,科学发展始终停滞不前的根源。

技术没有交流,没有传承,只有不断的重复。

不断的被重新发明。

自然就不可能发展提高了!

苏轼去一趟石钟山,就能发现其“钟响”的原因所在。

当地的其他人,生活在附近,真的就从来没有一个人发现吗?

当然不是!

只是发现的人没文化,不会将自己的发现写出来,传给世人!

可苏轼去了,写了一篇“石钟山记”,石钟山的神秘面纱,便被从此揭开了。

这是读书人才具备的本事,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而自今日始,随着朱允熥在国子监讲学,立科学一门。

天下读书人从此深度介入科学技术发展当中。

他们将自己观察到现象,实验的结果,掌握的规律,用文字记载下来,著书立传。

他们会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以取长补短。

他们是唯恐别人不知道这项技术,而不是害怕别人知道。

交流和传承,才是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基石。

一个人能掌握的技术,能总结的经验,能观察到的规律,总是有限的。

唯有集合众人之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让科学技术一步又一步的提高,超越前人,达到新的层次。

这,正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有了大量读书人的加入,有了他们孜孜不倦的交流和传播技术,科学的发展,便将从长期的停滞不前,正式进入一个大爆炸的时代。

……

洪武二十五年腊月,太孙朱允熥于国子监讲学,开创科学一派。

大明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