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旦大明进入大航海时代,开启工业化,那朝廷每年能征收的税赋,就会立即飞速增长。
到那时候,还怕还不了这一点小小的债务吗?
就是眼下的商税变革,估摸着也能很快变出一大笔钱来。
说白了,大明朝廷根本不差钱。
以前没钱,只是没有将潜力挖掘出来而已。
朱允熥心中的变革计划,要从国子监开始。
对于国子监的知识分子,自然要优待。
不过,日后国子监的官吏,教习,还是不是眼前这批人,就不好说了。
当下朱允熥又道:“本宫还听说,国子监监生的伙食很差。”
他的目光,从一众监生的身上扫过。
这些人绝大多数都面黄肌瘦。
“从今日起,提高国子监的伙食待遇,要让监生们都能吃饱吃好。”
“谢太孙殿下!”众监生顿时欢呼不已。
其实,这些监生大多数家境优越,以前在家里都是养尊处优,并不存在缺衣短食之事。
若非如此,也供不起他们读书。
可自从进入国子监,吃得比以前侍候自己的书童,丫鬟都要差许多。
甚至此前还有监生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饿死了。
监生被饿死,还不是孤例,而是时有发生!
学员们在国子监读书,是一边与饥饿作斗争,一边顶着严厉又残酷无情的刑罚。
老朱对此的做法是,凡是监生说国子监伙食不好的,初犯鞭笞五十,再犯笞一百,三犯处斩!
有了皇帝陛下撑腰,不许监生有任何反抗,国子监的伙食之差,就可想而知了!
中饱私囊这种事,自古亦然。
金陵城甚至有谣传,说刑部大牢的饭菜,都比国子监要好。
听到朱允熥下令提高伙食待遇,顿时让许多监生感动得泪流满面。
处理完国子监的俗务,朱允熥笑道:“今日本宫来此,主要是为了和你们说说话,谈谈本宫的理念。”
胡季安心中一凛,隐隐有了一些猜测,连忙上前,小声道:“陛下的训导,似乎与殿下有些不同。”
“本宫知道。”朱允熥当然很清楚这一点。
不过,他对此并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