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75章 越来越浓的疑云(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别说锁定凶犯,连对方是怎么下的毒都不知道。

仿佛是西域杂耍师吹了一口气,毒药就隔空转移到了受害人的喉咙里,把他毒死了。

“李孝恭儿子和姨娘们的底细,都摸清了吗?”李明问。

孙伏伽的脸色更苦了:

“都有动机,但都缺乏证据。”

李明想起来了,李孝恭的三个儿子和七个姨娘,不是争风吃醋、通女干,就是图谋财产,还有疑似外国细作的。

他太理解孙伏伽的感受了。

就像晚上睡觉总听见蚊子声,但掌灯后又什么都没有发现。

让人尖叫抓挠。

…………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河间郡王在倒下前,已经喝得有些醉意了。”

离开大理寺,李道宗讲述着目前唯一可以实锤的案件信息。

“借着酒劲,他怒斥儿子败家、妾室不忠,还动手打了与五姨娘通女干生子的此子李晦。”

李明有些想起他们家复杂的家庭关系,但又没有完全想起来。

只记得男女之间有点像排列组合的暴力穷举法,好像谁和谁都能搭上一腿……

“打完儿子后,李孝恭一口气闷完了小半壶酒。

“酒下肚后,他立刻感到头晕恶心,踉踉跄跄地走到门口呕吐,然后就倒地不起了。”

唐朝还没有成熟的蒸馏酒工艺,酒精度数很低,喝死一个酒蒙子是比较难的。

“多人的供词可以互相印证,所以这是可以确定的事实。”

李明一听,脑袋一拍:

“这不是很明显吗?毒就在那最后一壶酒里,谁接触过那个壶,谁就是重点嫌疑人啊!”

李道宗看着李明,淡淡地说:

“那壶酒是李孝恭自斟自饮,其他人并未碰过。

“难道他自己给自己下毒?”

李明一愣,挽尊地反驳道:

“如果毒就下在酒坛子里呢?”

李道宗不答,抱起李明。

“你干嘛?带我去哪儿?”

“您不是要出去吗?去马厩,一起上郡王府亲自看一看。”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